第十三章 华丽闹剧(3 / 4)
者闻风而动,到最后聚集在发布会现场的新闻媒体已经夸张的超过百家之多,毫无疑问第二天所有报纸的头搬头条,刊登的都是这一重量级新闻。之后随着欧盟风险委员会副『主席』的发言,承认希腊经济存在一定风险,并且明言欧盟金融监管机构将组成**调查组,赴希腊重新评估该国财政赤字真实情况。
这通发言等于是半公开的承认了事实,真正把美国高盛投资银行,在一夜之间推到了火山口上。事情发生的如此突然以至于高盛高层集体沉默,一时间好象被这颗重磅炸弹炸的晕头转向,集体失去了应对能力。
事件引发的海啸效应,让赵雷两人也觉得触目惊心,只在三天时间里受骗上当的四家欧洲银行纷纷加入指控高盛的阵营,英德两国『政府』率先宣布调查高盛,甚至惊动德国总理默克尔女士专门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支持德国金融监管机构加入调查高盛,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于德国『政府』的态度,赵大喜这些知道内情的人倒也不觉得意外,德国的两家银行是这一次上当最深的,德国『政府』自然不会冷眼旁观。随着欧洲媒体一面倒的抨击,美国媒体也逐渐加入到质疑高盛的声音里,又偏偏赶上美国大选年,在野的民主党当然不肯放过这么大好的机会。
一连串连锁反应之后,在美国国会民主党议员们的叫嚣声中,高盛希腊丑闻再次升级,逐渐演变一场诈骗风暴。欧盟风险委员会甚至丝毫不留情面的要求美国证监会配合调查,并配合欧盟采取法律行动。对比舆论的轰轰烈烈的声讨浪『潮』,华尔街媒体的气氛可就悲观多了,一致认为高盛希腊丑闻毫无疑问是在全球金融行业的伤口上,又狠狠洒了一把盐。
持续半个月的声讨浪『潮』中,最先顶不住的是希腊『政府』,在希腊各大城市已经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罢工『潮』后,希腊『政府』终于低头了,向欧盟委员会承认曾经伙同高盛,在一系列发行国债的『政府』行为中大肆做假。此举直接引发了希腊国债抛售狂『潮』,众多投资希腊国债的投资者大多血本无归。
赵雷两人这时倒挺佩服欧盟委员会的冷静和清醒,应对这场希腊国债危机的极强专业表现。
雷永强站在专家的角度,冷静分析:“这叫长痛不如短痛,与其等到两三年后这些希腊国债陆续到期无法收拾,倒不如现在就把这个大毒瘤捅破,最多欧盟拿出几百个亿现金来替希腊还债,几百亿现金分摊到欧盟各国负担也就很小了,这是我认为最稳妥的解决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