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大胜)(8 / 10)
不相如!”
数万朔方军听闻天子此语,亦心旌动摇,山呼万岁。
通天彻地的万岁呼声映衬的兵部侍郎郑襄安面色灰败,犹如抽去了身体所有的精气神,只剩下枯干枝条。
姬泽转身视郑襄安,目光犹如望着一只蝼蚁,“来人。”
“将逆臣郑氏押解下去,容后处理。命关东各军镇查属内山东诸人,有牵涉入燕贼袭事者,尽皆下狱。待战后一并处置。”
三子峡中,三万伪燕精锐军队落入大周包围之中,苦战半日,东阳郡王傅弈身中十三箭,力竭而亡,燕军全军覆灭。
与此同时,各将军中与东都洛阳城内,多名出身山东八姓嫡系的重臣子弟,殿中少监李松行、东都都尉王康、弘农尉崔忠平等人一一被擒,除去华服衣冠,投入狱中。中华史上曾经煊赫一时的山东高门,在这个冬日黯然收场。
弘农暂驻御营西北角一顶小小的帐篷中,前兵部侍郎郑襄安一身素白囚服关于其内。
春夜寒冷,帐中只有一撮小小的烛火,映照着空荡荡的帐篷中一案一席,惨淡无比。
守帐神策小军望着来访的罗元崇,“罗大相。”
罗元崇掀帐入内,背后一名玄色盔甲侍从,手中捧着托盘,其上置酒壶,刀匕与白绫。“圣人有命,赐罪臣郑襄安死。”
郑襄安听闻赐死之令,面色微变,随即安然待之,望着罗元崇笑道,“如今,山东已成乱臣贼子,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罗相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前来此地看我?”
“早年我在江南求学之时,与郑君也曾有一些情谊。”罗元崇道,“如今蓬帐相见,已是官囚对立,感念早年情谊,特来相送一场。”
郑襄安闻言面色微微复杂,二十年前,江南的风清水软,春光明媚。年轻时候的自己,也曾有一腔报国之情,想要用满腹才华书写青史,造福百姓。如今,却落得这部田地!命运变化起落一至于斯。
“郑君有高才,本可效忠朝廷,青史留名。”罗元崇道,“却行差踏错,昔年煊赫至此的山东高门,一念之差,便全军覆没。至此之时,郑君可悔?”
郑襄安默然良久,面上闪过怅然遗憾之色,“这世间兜兜转转,未起之时,谁又知道结局。是已至此,后不后悔,又有什么意义。”举起盘中鸩酒,仰头一口饮尽。只觉腹中痛楚火烧,仰头倒在地上,慢慢没有了动静。
经三子峡一役,燕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