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回乡(3 / 4)
迎接,而且这一接,就接到了县境上。
毕竟是本县,知县如此做,也是官场的惯例。
马车继续向前,在知县等人前面停下。连蔓儿只隔着帘子,让知县等人都平身,说了两句劝勉的话。车队就继续前行,知县等人或骑马、或坐车,有前面引导的,其余都在后面尾随。
进了锦阳县城。连蔓儿一家依旧在柳树井胡同的宅子下车。连蔓儿先到内室,洗漱换了衣裳,这才又出来,在正堂坐了,受了知县等众官和乡宦的跪拜。
“大家的厚意我的心领了,只是往后切不可如此……兴师动众。”
知县忙躬身答应,就又说起要建庙和祠堂的事情来。
“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万不可行。”连蔓儿就正色道。这几天,连蔓儿已经跟连守信、五郎、小七、张氏商量过这件事。不仅不能答应让知县用县衙的钱为她建庙宇、祠堂,她还打算自己拿出钱来。为锦阳县做一点事。
那就是建学堂、修路。
连蔓儿就将自己的意思跟知县说了。
“……家里已经办了一所开明学堂,不过重在启蒙,我打算在县城另建一座学堂。一切花费都是我出,并不用县里和百姓花一文钱,按着开明学堂的例子……”
连蔓儿打算在锦阳县开设的学堂,采用开明学堂的制度,只是学生不再是开明学堂的那些没启蒙过的蒙童。而是经过启蒙、有一定的基础的学生。
开明学堂招生没有门槛,这新的学堂招生的范围是考过了童生试的童生。如果没有考童生,则要经过学堂考试,考试合格的学生才能入学。
说的简单些,如果说开明学堂算是小学,那么连蔓儿打算新建的学堂就是中学。这个中学。还将分两部分,相当于初中部和高中部。
初中部接收新学员,这部分学员的毕业考试就是院士。取得秀才资格则可升入高中部,继续学习。高中部的毕业考试,自然就是乡试,取得举人的资格。
至于这些学员并不可能每个人都考上秀才,能考上举人的会更好。连蔓儿也有考虑。只要考上秀才的,就可以应聘做学堂的先生。同时也不影响继续深造学习。当然,如果他们愿意,也可以进入连氏的产业供职,那里同样很欢迎他们。
那些少数能考上举人,并且希望接下来能参加会试、走上仕途的,学堂自然会慷慨的资助。
连蔓儿提出这个计划有足够的信心,她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