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子夜过桥(3 / 3)
候,便看到那一男一女携手相伴,在欢呼声中向前走去。
怜月这才恍然大悟,敢情这就是所说的命中注定。可是这样会不会太草率了一些,又在岸上看了些许时间,怜月便随着人群开始在桥前排队,既然已经到这里了,就入乡随俗,以怜月现在身手,是绝对不会给别人可乘之机的。
走过了河石的桥,顺着人群往前走,便走到了第二座桥前,一道一丈左右的河道,在两岸的河堤上架着一根原木,这次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相较着前面的河石,这个地方出状况的更多一些,也有更多的机会促成英雄救美的好事。
怜月忍不住的在想,如此事关终生大事的活动,参与的人应该都不会过于草率。看来这些应该都是早有预谋的。
虽然是戴着面具,但却是事先相互告知,演这么一出也不是没有肯能的。
第三座桥相对第二座只是将上面凿出了一个平面,这样走着更加安全一些。
第四座桥则在第三座桥的基础上在两旁加了两个麻绳,若是不算旁边人来回摇晃麻绳的话,落水的几率倒是小了不少。
到第五座桥的时候,已经不是一个原木,而是四五个原木绑在了一起,这样落脚的地方就更加的充裕。
第六座桥已经有些贴近吊桥,下面不再是整跟的原木,而是开始渐渐的向木板靠近。
第七座桥开始,桥的下面开始出现河敦。
到了第八座桥时,开始像石质结构回归,木板开始换成石板。
到了第十座桥时,依旧有了现在桥的雏形。
只是越到后面,怜月发现花样也越多了起来,比如在第十一座桥的地方,便出现了男子拦路的现象,在桥前放着一个书桌,上面有序的陈列着笔墨纸砚,旁边竖起的幡旗上书写着“留墨且过”四个大字。
怜月在旁边站着没多大一会,就发现了,这可不是说你留下墨迹就能通过,而是有一个标准,字迹、画艺不精者,根本就不能通过。
看来这最后的三座桥就不是人人都可以过的了,以怜月的文采自然不再被拒绝的人群之内,只是简单的写下一个“墨”,身前的路便被让开,在周围人艳羡的目光中,怜月接着向下一座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