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东京大学(3 / 6)
国大学“,以区分同年在京都创立的京都帝国大学。二战后的1947年9月,其正式定名为“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灵元天皇时期,学校主体由“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在明治维新期间合并改制而成。作为资本主义文明浪潮冲击下的直接产物,东大在日本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性地位。到今年为止,东大培养了包括1名菲尔兹奖得主、6名沃尔夫奖得主、8名诺贝尔奖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国)国会议长在内的一大批学术名家、工商巨子、政经菁英,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无可比拟。
不过这些都是林逸不太关心的,林逸关心的是再东京大学附近有很多家知名的旧书店,很多国内的著名文人和知名学者来到日本东京后都喜欢在这里淘书。按照淘书前辈们的指引,林逸首先来到了东京大学附近的琳琅阁。
这家创立于明治时代的书店已有一百四十年历史,缪荃孙、徐乃昌都曾光顾并觅得珍本,罗振玉亦是此家常客,然而他去的时候已经是“中土古籍不甚多,非若昔者往往有秘籍矣”《扶桑两月记》。百年前已是如此,现在去又能寻觅到什么呢?
当然,罗氏所谓的秘籍乃罕见的宋元版,这在今日固不敢想。书店内没有其他的客人,也和仙台的旧书店一样是插架满室,虽同样难见明版和清三代写刻,但此处古书的质量还是高于仙台书店。
经过打听林逸这才知晓,原来这家旧书店,还有东京地区的其他旧书店还是有库存好书的,只不过不放在外面,一般都直接送拍卖会了。前些年上拍的宋版《唐人绝句》就是这家书店的藏品。
值得提一句的是这家书店的包书纸林逸非常喜欢。接下来又去了有名的一诚堂,此书店的服务很好,进门之后所有店员依次鞠躬致意,但却让林逸感到了些许不自在,反而不如在上一个书店轻松。
林逸随便从架上抽出一本书,一看标价:十万五千日元。
林逸忍不住感叹道:“这家书店就是这么敢标价。看起来仙台和东京的物价就是不一样。”
价格太高,也没有太多林逸相中的好书,随便挑选了几本,林逸就兴趣索然。
听闻附近东京大学图书馆有很多珍藏,既然来了,当然不能错过这样的机会,于是林逸就以捐献1000万日元给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名义,参观这所大学的图书馆。
1000万元并不算太多,不过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