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再见元修(20 / 24)
心射入,暮青没说,元修一定明白。
人若死于两军对战之时,箭应该是从胸口射入。但若是从后心射入的,则说明人死于禁军战败之后,因为依照常理,渡江时机紧迫,禁军一败,侍卫们就会将华老将军押下江堤登船,那时所有人都是背对战场的,所以后心中箭即说明沈明启撒了谎。
战事分出胜败之后,禁军之中只活了沈明启一人,他又对华老将军的死撒了谎,那么他就有很大的嫌疑。
至于他为何敢行此事,其实不难理解。此人本就是个阴险毒辣之徒,当时战败,人未救回,又全军覆没,若回去复命,他难逃一死,但若护送华老将军的灵柩回京,兴许还能有条活路。
后来的事实证明,元修的确因此没有杀他。
但若这事真是沈明启所为,元修多年来用的这把刀可一直都是他的仇人……
但若真是沈明启所为,江边那一战,老熊那亲兵的仇便能报了!
“当然,箭拔出时扭转或撬压,刺创可能会扩大或有附加损伤,但刺骨而出的箭有多难拔,你最清楚。拔箭之人一般先会卸去箭头,这种情况下,伤口因武者的内力破口较大,拔出箭身一般不会太费力,所以二次损伤较小,胸骨上应该还是会留下可供验看的证据。”暮青补充了一句,撤回手指,再没别的话可说了。
“……多谢。”元修说话间将纸叠起,收进了衣袍里,妥善地贴放在了心口处。
“不用谢,我有条件。”暮青直视着元修,冷淡,坦然。
元修一怔,那纸仿佛突然在心口焚起把火来,痛不能言。他笑了笑,苦涩过后,艰难地道:“好!你说!”
“放了姚惠青,把人安全地护送过江。”
“好。”元修一口答应,却定定地看着暮青。他不知道这个条件是她临时起意,还是刚刚提起他当年密道失信于她时,就已有此盘算。
若是从前,他绝不会疑她,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与她已阔别六载,她成长了太多。她为南兴赈灾和大图长治提出的两项策论,他至今还记得在盛京宫中听见奏报时有多惊艳。岭南王割据一方已有二十多年,被她用计擒获斩了头颅;大图复国的可能性原本微乎其微,被她用一方传国玉玺将巫瑾送上了帝位;鄂族女子之地位卑微至极,她硬是以神女之名、女子之身执政三年……如今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孤僻的西北军小将,也不再是那个混不吝的江北水师都督,今夜与她面对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