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回京(1 / 5)
胡澈没想到自己会在河州一待就是五年。
他在河州当了三年同知,两年知府,这一次被召回京城,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马车在官道上不紧不慢地小跑,在到了一个分界点的时候,明显颠簸了起来。胡澈没有掀开车帘子,就知道这是过了河州的地界。
这几年来,在官府的主持下,河州全境的官道已经全部都修葺过了,使用的是灰泥,路面平整坚固,每年需要维护的费用也少。其他州郡不是不眼红,可是灰泥的配方属于道门,出钱修整官道的是河州的士绅富商,就连人力也有一多半是老百姓们自发组建的。官府在其中的作用,充其量就是牵个头罢了。
河州这几年来可谓富得流油,连朝廷都想着从河州这只肥羊身上天天搙毛。可是河州呢?就跟修官道一样,技术不是自己的,钱不是自己的,官府就是居中协调,也不好意思收钱。当然河州这些年的税收是多收了不少,但是也就是这些了。
不够?不够去问其它州郡要啊?河州已经交了最多的钱粮,大商其它地方有什么灾祸的,河州官府也捐款捐物,难道朝廷其它州郡的官员,全都是一群只会趴伏在大商这只猛兽上,敲骨吸髓的蠹虫么?朝廷让你们这些官吏执掌一方,不想着回报朝廷,只想着从朝廷身上喝血吃肉的么?
胡澈这些年当的是地方官,可是在京城的威名却不弱,几乎每隔上两三个月,他都要和地方或者京城的官员隔空干上一场。
他要政绩有政绩,要才学有才学,真材实料地让人无从下口,每次都让观战的学子们和一些官吏们暗暗叫好。他骂起人来那叫一个有理有据,通篇不带一个脏字,被骂过的人不懵上个两三天怀疑一下人生,那是缓不过来的。
不过他这些年来,除了要应付外面的人之外,对河州内部也是丝毫不敢放松。在来河州之初,他原本想着自己吃自己的,不去动那些河州的地方势力的饭碗。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他本身和地方势力的利益,很多时候并不矛盾。
他可以推广更好的粮种更好的种植方法,在老百姓们更多获利的时候,这些河州的地主们也都纷纷获利。
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而且地方势力得到了好处之后,他们并不介意拿出一部分来做善事,让自己的名声更加好听。
尤其是在他当了河州知府的这两年里,河州官府和地方势力的关系,堪称前所未有的和谐。
白河书院也开始有了一些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