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送行(4 / 5)
虑到第一次大面积推广和耗费,在预算上已经留了一成至一成五的余地。其中,允州这样河网密布水汽丰沛之地,已经酌情考虑过。这才仅仅减少了三成。”
新式建材的优秀,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别的不说,如今京城和京郊,运用新式建材兴修的各种工事,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到。
工部如今和白河书院的工学院进行合作。等他们拿出来的建材,早就经过无数次的试验,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是比起旧有的材料,那确实优秀得不是一点点。
而且在推广之前,朝会上也议论过不少次,甚至文武百官在皇帝太子的带领下,都去工部试验的那些地方去亲身看过试过。
言官既然敢直接挑事,当然不会对这些不了解,追问道:“允州暴雨连绵,哪里是其它地方能比的?”
这话一出,就有些让人不高兴了。
“允州暴雨连绵,河州、覃州今年的雨也不算小。怎么就允州的河流决堤了?河州、覃州都没事呢?”
其实把河州挑出来放这里说事,是有点不厚道的。河州今年确实也是接连暴雨,但是河州地势平坦,最多就是浸漫一些沿河的地方。而且河州有钱啊,尤其是这几年,几乎全河州的有钱人都在争先恐后地做善事。修桥铺路的就不用说了,这种疏通拓宽河道加固河堤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朝廷拨款。那些个士绅富户一人随手甩上个上百上千两银子,连眼皮都不眨。
在这些工事上用的劳力,除了一部分徭役之外,还有很多附近的老百姓自发组织的。后勤还有白河书院专门组织了人负责,饭食管饱、生病了有人治,还会发衣服鞋子!
今年河州暴雨,那损失大概就是一条蚂蚁腿。
可是覃州在各方面的条件和允州差不多,同样都是多山地区。今年同样爆发了山洪,损失巨大,却也没有允州那么惨痛。当地官府各方面的应对都十分及时,流离失所的百姓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也没有爆发什么疫病。
言官如果被这么一个反问就哑口无言,那就不是言官了。他冷笑一声:“谁不知道新式建材乃是胡大人一手推广的,也不知道胡大人在这之中到底中饱私囊了多少?黄金千两,说送人就送人了。”
官员的俸禄那是明明摆摆的,是官员的主要收入。大商对官员并不苛待,除了不菲的俸禄之外,还有各种贴补,如胡澈这样的,逢年过节还能收到皇帝和太子的各种赏赐。
可是黄金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