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74.73.72.71(2 / 4)
将士于不顾的道理!”
唐子畏按住他,一脸淡然道:“为将者乃是军心所向,只有你身形挺立地站在最前方,他们心中才有底气;你一往无前,他们才能所向披靡。若你两军对垒之时突然打个喷嚏,岂不可笑?”
“……你们这些读书人,真是,说不过你。”徐行风撇了撇嘴,终究是没取下脖子上的那一圈毛皮。
这连日赶路以来,徐行风虽打心眼儿里瞧不上读书人,但对唐子畏,却也有所改观。起码这人不娇气,也没那些文官老爷的臭架子,一路上始终配合着大军行进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徐行风不指望这空降的什么先锋骁勇大将军能多厉害,能不妨碍他得一份平叛的功劳就谢天谢地了。
对此,唐子畏心知肚明。
但他同样清楚的是,徐行风注定得不到那一份平叛的功劳了,而唐子畏,也不是为此而来。
安化王与都指挥使何锦挑起的叛乱只不过是一场闹剧,兵不过万、手无余粮,这样的一票兵马,能看的也就是他们还能苦苦支撑多久罢了。
等到他们一败,那些兵马落到唐子畏手上,明面上是俘虏,暗地里却可招揽为宁王麾下。而朝廷的十万大军,调动权可还在唐子畏手中。
此时刘瑾尚未处决,皇帝又不理朝政,只消与宁王三护卫联合,攻下西北与南昌之间的几个城池,囤积粮草兵戎,借清君侧之名便可直上京城!
唐子畏将此计称为借兵之计,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如何将那朝廷的兵一“借”到底。
……
休整过后,大军继续前进。
依旧是唐子畏与徐行风两人在最前方领路,探路的小兵每隔一段便会传回消息。随着距离宁夏越来越近,张永也从马车里钻了出来,骑着马跟在唐子畏后面。
徐行风见他一路上半死不活的,此时快到宁夏了就生龙活虎地出来准备抢功劳,顿时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每次看向张永的不屑目光,都让后者忍不住青筋暴起想要将他拧下来狠揍一顿。
好歹是慑于唐子畏在场,又有重任加身,这才勉强相安无事。
十一月中旬,大军进入陕西境内已有两日,沿途稻田都打了霜。
约是辰时末的时候,冬日里难得的暖阳照亮远方的轮廓,隐隐约约看到一片建筑模样的东西显露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而比那更加显眼的,是由远及近的一队身着大明军服的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