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4 / 6)
路两旁的农田阡陌纵横,每隔二十里就是一个百户,整个百户的建筑都是以堡垒式样的圆形筒子楼。不仅满足了百户所的住房需求,而且也保证了百户所的相对安全,防御起敌人的攻击来也很是方便。
每个百户所的筒子楼前面都是隶属于当地百户所的驿站,当然它们还有兼职客栈的功能,拜这里地处于交通要道的福,这些客栈的生意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了足够的粮食和稳定的收入,流民们那原本焦躁不安的心也终于稳定下来了。商人的流通带来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使人民更加热情的投入到了当地的建设中去了。
郭进手下的百万民众大多都居住于几条来往于西伯利亚的大道两旁,其他的地区依旧是荒凉一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这地方实在是太大了呢,以郭进手上的人口基数来说,还是显得地广人稀。这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得了的,除了在中原地区不断的吸引流民之外,也就只有等着手上人口的自然增长了,这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
为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万户所下达了一系列鼓励多生养小孩的办法,这个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也很是常见,综合一下黑龙江万户区的实际情况,在已有先例的情况下,这些国力措施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黑龙江万户区的人口增长达到了10万!
别小看这个数字,这里不是中原地区,而是生存条件极其艰苦的塞外地区。就在蒙古统一之前,10万人的部落也算是草原上的中大型部落了,就算是蒙古早已统一了的现在,10万人也不算是个小数目了,黑龙江地区的百万人口还是整个蒙古的人口第一的大地区,要知道整个蒙古的总人口还不足一千万呢!而蒙古地区的面积却不比金国小!!!
幸亏黑龙江地区是个以农业为主,砍伐,畜牧,渔猎,商业为辅助的发展模式。单单就是从事农业开发的人手就占了黑龙江地区总人口的大半,不然单靠蒙古传统的畜牧业来维持这样庞大的人口数量,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天得要多少的牛羊才能满足这么多人的需要啊,怪不额铁木真以后那么疯狂的开疆拓土,估计除了他心中那永无止境的野心欲wang之外,严重却少粮食的现实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才是。
“大哥,我饿了!”正当郭进还字胡思乱想的时候,他怀中的小孩苦着小脸打断了他的思路。
嘿,郭进忍不住拍了拍怀中小孩的小脑袋,特意回头看了一眼,结果发现待在车上的另外两个小孩也是满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