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最后准备(6 / 6)
不是成吉思汗不想抽调这些劳力随军。可关键是在他看来,这些劳力能源源不断的跟他的蒙古大军创造粮食,虽然是蒙古人作为副食的粮食,但那也是粮食?不是抽调了这些壮年劳力,粮食的见少产是肯定的,成吉思汗也要留条后路不是?
看来他还是很明白民以食为天的道理!
成吉思汗消除了各部落中残存的反抗企图,成了组成今日之外蒙的广大蒙古领
土的主宰。现在,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和泰加森林中的狩猎部都只承认一个主人:即成吉思汗;也只承认一面共同的旗帜:秃黑。据说,这面大旗上附有军队的守护神。
成吉思汗在统一了蒙古各部落,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以后,便率领这些业已统
一起来的部落南下向中原进攻了。
在当时的中国境内至少有三个王国各自为政。当时统治中国北部的是两个“蛮人”政权。这两个“蛮人”政权占据的地盘并不一样大。
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早在此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被来自满洲的,属于通古斯——满语族的民族占领了。
这个民族名叫女真族,是今满族的祖先。他们占领中国北部大部地区以后,建立了一个王国,其国号借用汉字为“金”,国王称“金王”,定都中都(今北京)。
金王坐镇北京,从那里统治着黄河流域最富饶的各省,即统治着从陕西和山西境内的黄土高原地区到滨海冲积大平原的广大地面。
中国北部没有被金国统治的地区,是今之甘肃省,贺兰山地区和黄河大拐弯处的鄂尔多斯草原(河套地区)。
这些地区是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在成吉思汗南侵以前两个世纪时,与藏族有亲缘关系的唐兀惕人
占领了甘肃、贺兰山和鄂尔多斯地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多少带有中国色彩的国家,其国号借用汉字为“西夏”。
成吉思汗南攻的战争是从进攻唐兀惕王国(或说西夏)开始的。他于公元1205年,1207年和1209年先后三次率兵蹂躏西夏。
从蒙古的心脏地区上土拉河流域到唐兀惕首都兴庆,至今尚存一条通道。这条通道由北而南,纵穿戈壁滩。在荒凉的戈壁滩上,没有任何要塞足以构成蒙古军队进军的障碍。
在戈壁滩,砾石、沙和粘土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