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下攻打金国(3 / 6)
战,将比在唐兀惕境内的战斗更艰难。他们将要对付防守坚固的要塞,而进行这种攻坚战,他们是根本没有经验的,是没有足够的条件的。
再说,金国边境还有万里长城,长城脚下修筑有许多防御据点,这条长城从西向东,构成了金王国的一条连贯的防线。
但是,成吉思汗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主要的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为了攻打金国,他首先设法取得了居住在长城北侧的江古惕人的帮助,从而得到了宝贵的盟友。
当时,在长城北面,在今内蒙古地面,居住着一个半定居半游牧的属于突厥语族的江古惕部落。这个部落很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江古惕人信仰的是聂斯脱利派基督教。
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蒙古人来到这里可以感到自由自在和无拘无束。
首先,汪古惕地面的自然条件可以使蒙古人感到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自在自如,毫无身处异域之感。这里没有树木,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草原上还有一些河流,这些河流分别注人一个个具有海水咸味的咸湖。当地人称这片草原为“草地”,以区别于“麦地”。在这里,人们常常要在荒无人烟,令人焦虑的偏僻荒野走很久,才能见到,由10个到20个帐篷组成的居民点。
在这种居民点附近,有成百的骆驼和马匹,有上千的长毛绵羊和山羊。
另一方面,成吉思汗早就同此地的主人突厥汪古惕人建立了联系。江古惕部的首领阿刺忽石帖勤忽里在公元1204年曾有大功于成吉思汗。当时他曾拒绝参加乃蛮人策划的反对成吉思汗。
为了酬谢他立下的这一大功,成吉思汗曾在1204年举行的即位大典上,封他为蒙古帝国的达官贵人之一。更有甚者,成吉思汗还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阿刺孩别乞讨许配给阿刺忽石帖勤忽里的继承人之一为妻。
这是成吉思汗王室同江古惕部王室间的首次联姻。
这种裙带政策给成吉思汗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汪古惕部所据地盘在地理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江古惕部同金国早有契约关系,是中原长城的守卫者,是金国部署在长城外侧的哨兵。
把汪古惕部笼络到手,成吉思汗就等于在战争开始以前就摧垮了敌人的前线防御,不费一刀一箭就把其帝国的势力扩展到了对方著名的防线——长城的脚下。
到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已经作好了准备,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