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形势逆转(5 / 6)
。但是博古论同志不愧是金朝的西方名将,带兵驻守大同多年,经验丰富。
他立刻传令,步兵阵向前移动,在前方不远处的小山包上布阵。同时命令排开旗鼓,打出大旗。军队闻风而动,很快就来到了战场上的这一处制高点。这是一座独立的小山,四面都不和其他的高地相连。山势虽然并不陡峭,但是,也可以成为一处易守难攻的要塞。
同时,随军的鼓乐班子,演奏起了雄浑的军中大乐。这乐章传自唐朝的‘秦王破阵曲’,乃是颂扬当年李世民武功和唐军的煊赫威势的乐曲。后来中原离乱,这首曲子渐渐失传。倒是在契丹国中保存了下来,因为契丹对大唐文化颇为敬重,倾慕。所以一切典籍制度,乃至于宫殿,乐曲多取自大唐的遗风。
到了后来金国灭亡了契丹,他们就把这首曲子也继承了下来。因为他雄浑多姿,气势宏大。所以一直被保留到今天。
此刻,军中乐师演奏此曲,山上金军的士气立刻高涨了起来。同时,博古论同志借用胡沙虎同志的留守仪仗,也在山上排开了。只见对对‘肃静’,‘回避’的牌子,乘放‘尚方宝剑’和官印的亭子都陈列在山坡上。
在火红色旗锣伞盖下,一员大将,身穿金甲,跨下一匹神骏异常的白马。只见他在马上指指点点,和手下谈论神情自若。好象根本就没看见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那些华丽的仪仗在太阳的照耀下发出绚目的光芒。仿佛是天上神仙使用的器物。金朝败兵看到了,心情渐渐的平静了下来,兵士们逐渐的向山坡这汇集过来。
不过,失去了再战之心的金军可不想再面对蒙古大军,看着部下们一个个失魂落魄的样子,博古论谈了一口气,知道事不可为。不过,现在那些被蒙古大军放了羊的金军溃兵还是不能放弃的。他毫不犹豫的带着身边完整的近万大军冲下了山坡。
金军溃兵在主帅的接应下,失魂落魄的退回了西京大同。蒙古大军随即就包围了大同城。一日后,蒙古第三路大军,由拖雷指挥的少年军团(现在是青年军团了)也赶到了大同城下,参与了蒙古大军的围城。
七日后,大同守将胡沙虎同志率兵突围,大同城破。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大同城破之后,损失超重的蒙古大军是会对大同城进行一场报复性的屠杀的,可这次就可原来历史有所偏差了。
在拖雷的大军赶到三日后,郭进手下的后勤马车对就赶到了大同城外,等到大同城破的时候,还不等脾气暴烈的赤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