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怒火与攻城(4 / 6)
起得令他爱不释手,于是他就把军事大权毫无保留地托付给了这位尽忠将军。可惜,他并不知道这位尽忠将军虽然在军队里混了不少年,却是一个大老粗,其实还没他懂得兵法多呢。至于他的名字跟“魏忠贤、*”等奸诈之徒如出一辙,从修辞手法来看,都是用的反语。
三月,完颜承晖派人偷偷溜出城去送血书至开封请求增援。
金宣宗在汴京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儿、搂着小妞,下诏道:“中都重地,寡人祖宗八代的庙社都在这儿,朕岂敢一日忘怀。朕最最亲爱的将士们、百姓们,你们受苦了,朕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你们哪!你们受冻挨饿,朕的心中也感同身受仿佛同你们一起受冻挨饿!值此大金国非常时期,你们要团结一心、克服万难,无论如何都要守好中都城!寡人感谢你们、祖国感谢你们、全国人民感谢你们!胜利必然是属于你们的,历史将永远记住你们这些爱国英雄!”
金宣宗派完颜永锡、庆寿、李英等将领率领三万九千人火速出发救助中都。李英负责运送粮草支援中都。
李英是在山东益阳长大的辽阳人。从小就聪明机智,号称神童。出生进士,高中状元,历任主薄、判官、县令、国子祭酒、御史中丞等职。李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没有作战经验的文职官员,让他拟个诏书、写篇祭文,龙飞凤舞、文采飞扬,那是一绝!可是让他带兵打仗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子。真不知道金宣宗是咋想的愣是要派李书生率军押送粮草支援中都。
你还别说,读书人点子就是多。为了鼓舞士气,李书生突发奇想下令让每个人后背上背个麻袋,麻袋里装三斗粮食。为了体现部队里面人人平等的原则,上至万夫长、元帅,下至士兵、炊事班战士甚至连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的临时工大爷大妈,只要你在军队里面就算你是天王老子后背上都必须背三斗粮食,当然李书生自己也不例外。
应该说这种无论大将还是小兵一律平等对待,不远千里辛苦背粮的吃苦耐劳精神是非常可嘉的,不过这样做却大大延缓了部队的移动速度,削弱了部队战斗力。
李书生受命督粮,路过河间、清州、沧州等地的时候,不少农民起义军禁不住部队官兵们背上粮食的巨大诱惑,纷纷归顺,这样慢慢悠悠一路走来,等走到大名的时候,队伍居然壮大到数万之多。
李书生见自己的队伍像滚雪球似的越走越大,甚是得意,乙亥年(1215年)3月16日晚上,军队走到霸州青弋一带,李大才子诗兴大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