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决定与楚才(4 / 6)
如此看来,貌似老大爷真的是算卦技术超级一流,掐指一算早已预料到金朝必亡,而自己的儿子会成为异国的名臣。
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修史者为元初名臣耶律楚材降蒙辩护而已,故意将他投靠蒙古写成是天命安排。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他老爹只不过是感慨说契丹族的后裔为女真人所有——辽材金用。身为金朝鼎盛时期宰相的老大爷是不可能预见到几十年后金朝会灭亡,他小子会被蒙古人重用——辽材蒙用。
总而言之,他的名字起得相当有水平,可谓妙手偶得。既包含了历史文化内涵又结合了当时国情实际,还巧合地预见了未来社会形势,顺带激起了后世人们的争议。
楚材3岁的时候他爹死了,由他妈妈杨氏教他学习。他很喜欢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佛学、道学、医学、占卜之说,而且下笔成文、文采飞扬。
依照金朝规定,宰相的儿子可以免试出任省掾。1206年,26岁的楚材主动放弃了靠他那已经安息了23年的老子出任省掾的特权,参加了科举考试。金章宗依照考试程序将考生召来连问了好几个疑难刑狱案例,一起去的17位应试者都被难倒了,只有楚材镇定自若对答如流,于是凭真才实学被任命为省掾。
在他25岁时,中都被围,丞相完颜承晖选拔他为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留守中都。在中都被围期间,他满眼都是战乱不息生灵涂炭,可自己这样一个小人物却根本无力改变现状,于是他拜万松老人为师皈依佛教,每天烧香拜佛打坐诵经,企图从释迦牟尼大师那儿寻找精神慰藉以忘却自己正置身于悲惨世界。
暗夜笼罩下的中都城,战马嘶鸣,刀剑钪镪,垂死者的呻吟,妇孺们的惨号,加之在城中各处无情肆虐的烈火飞烟,将这做华北第一繁华都会化做了修罗世界,人间炼狱。
整座城市中,唯一还不曾遭受战火荼毒的只有位于西山龙泉寺。此时,那位被郭宝玉评价为人中龙凤的耶律楚材正站在寺庙的致高点舍利宝塔的顶楼,驻足凭栏,以一种悲怆与愤恨杂揉的目光凝视着眼前这片惨遭蹂躏的土地。
他身处的这座宝塔内,供奉着佛祖释尊寂灭后留下的佛牙舍利子--佛家的无上圣物。此宝从天竺流传至西域,由南北朝时代发大愿力西行求法的名僧法显大师辗转带回,此后常驻于中原大地,历经朝代更叠,终为前代建都于北京的契丹人所获。笃信佛法的丞相耶律仁先的母亲燕国太夫人郑氏,遂在西山建此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