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回师凯旋(5 / 7)
成吉思汗对他的态度十分满意,向他点头以示嘉许。安排完这件事后,成吉思汗又公布了中原征讨军的兵力配置情况。归属木华黎直接调动的部队计有:蒙古军一万三千,汪古惕军一万,其余汉族、契丹以及女真降军七万。同时,他也留下了一些善于作战的武将,以契丹和汉人为主,包括明安、石抹尽忠和也先兄弟、严实、张柔、史天泽等人。
中原的战争方式与蒙古完全不同。成吉思汗嘱咐道,所有的战争几乎都是围绕着城市攻防来进行的,因此单凭骑兵无法彻底击败阿勒坛汗,必须依靠步兵。你一定要多借助汉人的步兵,明安他们都是深通此道者,你要多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切莫以尊主待之。
喏。木华黎认真的答应道。
还有一条也要谨记。成吉思汗又道,中原人才济济,尤其是读书人更为重要。你勿必尽量网罗他们,使之为我所用。阿勒坛是大国,虽然在野狐岭遭到大败,但还是拥有庞大的兵力,因此凡是攻克的城市,除了十分要紧的以外,余者不必分兵占领,任阿勒坛汗的军队去收复吧,我注意到他们很在乎这个。等他们占领后,再夺回来。利用这种反复拉锯来消灭敌军,待阿勒坛人丧失大部分力量后,再全力攻击开封,必然成功。
木华黎再度点头。
我回师蒙古后,你一定要先平定辽西,扫灭那里的阿勒坛残兵,稳固我蒙古之侧翼和你自己的后方,之后我西进,你南下,则均无后顾之忧。好,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了,愿长生天赐予你武功和荣耀!我忠诚英勇的战士!
成吉思汗的嘱托与祝福,一字不落地深深刻入了木华黎的心中。他郑重下拜,表示送行与凛遵之意。
数日后,蒙古大军首途北归,再度穿越戈壁。对于成吉思汗而言,这片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并不陌生,他已经计算不清自己究竟往返过多少次,以至于产生了一种漠视的情绪。然而,军队之中那些新加入的异族士兵们却因倍感新奇而不时发出错落有致的惊叹。即使是风沙扑面的时候,也无法压制他们的好奇之心。
诚然,这种迥异于风和日丽的华北平原的景象确实足以点燃人心之中的好奇之火,并继续以变幻莫测的地貌风物为柴薪,使之烈烈飞焰,升腾高涨。
这些声音引领着成吉思汗的目光,使之重新审视着自己的部队,一种新奇感亦随之油然而生:蒙古军中混杂着诸多肤色、语言、表情截然不同的士兵和将领,还有数倍于军队的工匠、民伕、妇孺。他们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