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不岔与任务(2 / 7)
对权威的大札撒法令,楚材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汉人的圣贤有一句话,叫不加教化便行诛杀,是不合理的暴虐行径。因此,在严格立法的同时也要加强道德教育,使人们尽量避免因为得不到适当的管理而触犯法律,这将挽救许多人的生命,使之成为社会链条之中的良好一环。否则,那将是做为君主者的失职。
过去,蒙古民众因为贫穷而对盗窃深恶痛绝,因此无论所盗之物多寡,均处以极刑。现在,楚材在征得大汗的允准后,开始了他的宣传活动。他将所有的囚犯都召集起来,告诉他们:盗窃是不光彩的事情,有损于人却又对已无益。如今的草原上再没有部落的藩篱,尽有草场可以去放牧致富,又何必冒这种风险呢?
然后,他又调查了这些囚犯的家境,对于富庶者课以罚金,然后又将这些罚金转借给贫穷者做为生产的资本,规定归还期限和利律。在临释放前,楚材又警告他们:回去后要洗心革面,努力劳作,如若再犯而被捉,当严加治罪,决不宽贷。就这样,全国的囚犯都以此类方式进行了重新处置,除了少数罪不容赦者外,都在受到教育后被开释还家,投入生产之中。这也就是如今蒙古社会之中一片安宁的原因所在。蒙古人的淳朴与勤勉为楚才实现其推行先王之道的理想提供了舞台(3),而楚才的良能更为蒙古全民带来了富足而有序,合理且团结、稳定并积极的环境——就是这个新兴国家的真实写照。
当然,这样的深层意味对此时即将亦觐见成吉思汗的亦勒亦台来说,都无从理解。他只是以惊异的目光观察着身边的一切变化,体会着内心的百味杂陈。
处理好了出征大军的粮草事宜之后,郭进和黑龙江万户区衙属的官员们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处理公务,调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之外,郭进的目光也主要集中在蒙古新的政治中心。随着阿刺海别吉发了的一封封战情通报,郭进和他的班子成员都能获得最新的前线战情。
术赤这次又立下了大功,在军中的威望进一步获得提高,被誉为军中新一代的“战神”,势力无形中又增加了不少。这就让最有希望获得蒙古帝国继承权的察合台不满之极,由于术赤的身份问题一直受人后病,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成吉思汗与他之间总有一条无形的鸿沟,想要顺利的获得继承权可不是那么的容易!可术赤的战功越来越大,手上的实力的越来越强,自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嫡长子的搽合台,理所应当继承蒙古帝国的他,心中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毕竟除了父汗的明确支持之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