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大会(3 / 4)
兵带着一个年轻人,边走边向年轻人述说着什么。老兵穿着崭新银缎子的质孙服,手上牵着匹瘦骨嶙峋,步态老迈、毫无神采的老马。马身上鲜艳夺目的装饰,看出它的主人多么骄傲,马身上放着架银色鞍鞯,马衣是金锦制成,马额上系着鲜艳的红缨,马铃镀着层薄金,一看便知这匹战马同主人一样有过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身后不远处站着几位穿着蒙古军服白发苍苍的老军帅,企鹅般地抬着头,用充满敬意的目光凝视着大金帐上空那面白色鹰纛;当然人流中以穿布袍的自由牧民为多,也有穿着僧侣服装的出家人……
在众多的旁观者中,有一队由异域客人组成的观礼团,他们心情复杂地结成一个独特的大圈子。由于来自不同的国度,身上的袍子,靴子、帽子千奇百怪,光怪陆离,好像这里正在举办一次世界民族服饰博览会。这些人身份极其高贵,有异国的苏丹、教主、亲王、带节杖的国使。按照蒙古人的规定,再高贵的客人,选汗时也不能进入会场,只能作为旁观者,等待选举结束后新汗的召见……眼下的他们只能与贫民、士兵、僧侣、乞丐们站在一起,可怜巴巴地等待选汗的结果……
朝山的并不为敬神,对来自异国他乡的王公使节们来说,蒙古人的忽邻勒台不过是又一场灾难的先声。他们中既有蒙古汗国的属国、友邦,也有蒙古汗国公开的敌人。还有震慑于蒙古铁蹄的欧洲诸国派来的特使,几年前成吉思汗的部将者别、速不台在伏尔加河打败了斡罗斯和钦察联军,越过第聂伯河进至黑海,直至克里米亚半岛,这使一向自以为天下无敌的欧洲诸国,开始恐惧地注视着这个来自东方陌生族群的动向,在忧虑中纷纷派来使节。
会期已到,高大的汗台上,没有出现新大汗在黄金家族宗王的簇拥下登上高台,接受天下臣民和外国使节跪拜的情景。这使徘徊在此处的异域人感到焦躁,有人开始窃窃私语。风沙一般的传言悄悄刮进他们的耳鼓,加深了他们心底地恐惧和不安。
此刻,广场正中那达慕在乐曲声中拉开序幕。鲜花丛中,几十个年轻貌美的少女,身穿绸衣,脚穿蛮靴,头戴垂满璎珞的凉帽,乌黑的发辫上缀满珠饰,她们脚步轻盈,身段优雅,伴奏的琵琶、羌笛奏出的乐曲极具异域特色,如此美色自然引得不少人围观驻足。在另一块绿草地上,几十个穿着金红色质孙服,脚蹬马靴,留得短胡子的年轻蒙古士兵,腰悬短剑,在马头琴伴奏下,踢踏踢踏的迈着舞步,唱着流行的《怯薛之歌》:
乌云密布的夜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