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水下石室(2 / 3)
。
地上的淤泥只是很薄的一层,能见度倒还算可以,我看到在黑暗中,石室的后面,站着四个姿势古怪的人影。其他地方也黑影绰绰的。
我从来没有进过墓室,无法判断那些东西都是什么,但是这个时候我无疑兴奋了起来,知道这一次走可能收获不小。
那几个黑影的地方,应该是墓室棺床所放的位置,如果这里是后殿的话,那棺材就应该是那个位置。
那两个南爬子说这是镇河墓,葬的可能不是人,那棺材里会是什么?我心里有点恐惧,又有点好奇。
水底下不会有人,那几个奇怪的黑色影子似乎是陶人,我看着有点寒意,用手电照着,一边小心翼翼地过去,靠近了一看,才发现那是四个巨大的青铜人俑,都是半跪在那里,手上托着什么东西。仔细去看,发现那是四面青铜的镜子,四面镜子都对着他们中间的位置。
我转头看了看少爷,发现在没有跟过来,还在墓室的外面,心里骂他不够意气,转头就像那四个青铜人佣的中间游去。
那里有一处高起的石台,应该就是棺床,但是我在棺床上并没有看到我意识里的那种大头棺材,反而看到了一具巨型的石棺,石棺几乎是正方形的,就如一个石台,放在棺床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我一点一点地看过去,发现果然如少爷所说,这东西还不能完全称呼为棺材,因为看大小,那应该是一只棺椁,真正的棺材应该在这只石椁的里面。
我吃力地辩认棺椁上的花纹,心里暗自吃惊。
棺椁的制度是在西周的时候定下来的,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也,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四重称大棺。而后每朝每代都有不同,像清朝孙殿英开乾隆的裕陵的时候,乾隆的棺材只有两层。
而以纯石为椁的葬制,非常常见,我的记忆里,各地都有发现,但是到了后世,基本上都统一成木棺了,这种葬制度,应该还是在西周之前。那这一只石棺,应该在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当然这些理论的东西,一运用到实际的地方,你很快就会发现都是扯鸡巴蛋。用少爷的话说,他们不是根据书里的东西来判断挖出来的东西,而是每次挖出来东西来就去改书,这一行牵涉的条件,民族习俗地域朝代身份信仰,你想在书上理清楚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看着水里的这一只石椁,接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