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乡里乡亲们(2 / 4)
聘杨初月当童养媳,一时间都到挤到杨老三的四面漏风的破土屋里,连着二伯一家也来了。
不过二伯一家的话不多,二伯脸上堆满了笑,就说了几句恭喜的话。杨家院子的人都争着抢着要和杨老三夫妇说话,二伯有些话还没到嘴边,就被凑上来说话的人挤到一边凉快去了。
杨初月不知道这事是怎么传出去的,反正还不到一个下午,整个桐安村的村民都知道了这事,都一窝蜂的到杨老三家来。有道贺的人,有来看热闹的人,有不服气来说酸话的人。
杨老爹夫妇也提了红蛋来道喜,一夜间杨老三这个最不受宠的儿子变成他们眼里最有出息最能干的一个。杨老爹和杨陈氏用力挤开围着杨初月的人,一双枯瘦的手死死的拉着杨初月的干瘦的小手说长道短。
杨老爹和杨陈氏你一句我一句的拉着杨初月说话,说到了邱家以后,要想着在乡下过苦日子的爷爷奶奶。要多救济着桐安村杨家院子的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人,不要忘了本。
杨陈氏说邱家有好多好东西,她一辈子都没见过金银钗,没见过丝绸,没见过一件好东西,到了邱家后,一定要多帮她稍东西回来,让她也穿戴好些出去显摆一番,也让她年老后脸上有光等等说了一大堆话。
杨初月很想说几句反驳的话,但杨陈氏和杨老爹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自顾自的唠叨个没完。杨初月听得不耐烦了,心想邱家将来要不要她这个贫穷人家出身的儿媳还说不一定,现在家里的人就开始算计着从邱家拿好东西回来帮衬着了,真是太异想天开了。
杨大和王金镯也腆着脸,扭扭捏捏的到了杨老三家,先诚恳的道了歉,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自己家有多不容易,说自己家有多困难,只差没给杨老三和柳四娘跪下了。
杨老三说他知道杨大一家的难处,过去的事不会再计较了。杨大欣喜的说他就知道杨老三心肠好,一家人哪有隔夜仇?然后就说到杨初月身上,感慨的说:“五妹有好出路了,以后当了侯府夫人可不要忘了大伯一家,还有家里的两个堂哥,如果以后有什么好出路,一定要帮着两个堂哥,要多多提拔多照顾着他们。”乡下人说话爽直,从不拐弯抹角,杨大就是其中的典型。
杨刘氏善交际,用她一贯活络的心思以及好口才拉着杨初月说道:“五妹啊,我知道你还在为我大嫂的事过意不去。但那事都过去那么久了,幺叔和幺娘都答应不计较了,你也别往心里去啊。现在咱们都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