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告一段落(3 / 5)
,苏夏的心里都会涌上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让她想要躲避对方的感觉。
两位老人带上老花镜,看了苏夏的录取通知书,又仔仔细细的看了苏夏的成绩单,对苏夏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很欣慰。中午的时候,刘奶奶亲自下厨,为苏夏做了一桌美味,四个人就像是真正的一家人一样,围坐在餐桌旁,说着话聊着天,气氛温馨宜人。
吃完午饭后,王爷爷照常拉着霍锦文开杀,苏夏在一旁旁观,期间无意间说起了自己想要入股出版社的事情。本来这件事很容易解决的,她和刘主编已经商量好了股权的分配和投入资金的比例,只等出版社的老板,那位海外华侨的儿子签了合约就行了。谁想到出版社的另一个卖家突然将价钱开到了一百八十万。
一边是人情,另一边却是前者将进两倍的价钱……哪怕是之前已经口头上允诺了刘主编合约,此时那位华侨也要掂量掂量了,所以这件事就这么拖了下来。刘主编几乎要急白了头发,不住的抱怨这位老友的儿子没有他父亲的一点风度,说出口的话都可以立即不算数。苏夏也觉得惋惜不已,出版社的事业确实是她喜欢做又比较熟悉的,可惜……
王爷爷也觉得有些可惜,但也安慰苏夏:既然那位华侨用了拖字诀,那就是看上了那一百八十万,不想卖父亲老部下这个人情了。命中有时终须有,既然这事不成,那就集中精力找其他的机会,不要一直在这上面浪费精力了。
谁知道霍锦文突然问了苏夏一句:“那出版社是不是叫做春江文化?”
苏夏愣了下,然后点头。霍锦文却突然笑了起来,对苏夏温言道:“我说怎么这件事听起来有些熟悉,看来是巧了,我就是你口中的那个漫天撒钱的大金主。”
苏夏愣住了。却听霍锦文又道:“那位海外华侨确实是想要将自己父亲在国内的生意全部解决掉的,其中有一家药厂,一家出版社,印刷厂,一块土地的经营权,还有些其他的生意。我主要是看中了那家药厂和土地,本来是只想买这两样的,后来又听说那人还有一家出版社,做的也是蒸蒸日上的。我对出版这一行的生意也有几分兴趣,而且我不知道你就签在那里,还想着收购之后让你签过来,在咱们自家的公司里,你能更自由点,待遇也好些,所以才提出一口收购那位华侨的在国内的全部资产,我跟那华侨谈的价钱也是全部加在一起的价钱——这样一想,那位华侨想必也不是太薄情薄意的。他可能有惦念着自己父亲和朋友的交情,转给你和刘主编出版社的意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