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部分(5 / 6)
原来邢局长最关心的不是省厅的法医来亲自办案,而是省厅的法医有没有发现关键证据。师父同样露出自豪的表情,学者邢局长的话说:“我的兵可以吧,精液送去做DNA了,估计你们抓来人、采了血,就有好消息了。”
两个领导信心满满的哈哈笑了。
吃完中午饭,已经下午三点了,我和师父回到宾馆。师父说:“案件有头绪了,下午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人抓回来要审讯,DNA检测还要一点时间,估计今天是没什么事了,明早等着听好消息吧。”
快快活活的休息了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和师父昂首挺胸的走进了专案组的会场。
专案组会场没有地域性,不管哪里的专案组,都是烟雾缭绕的。没有想到的是,走进专案组的时候,看到的不是一张张充满喜悦的脸庞,而是一副副忐忑不安的神情。我的心头略过了一丝不祥的预兆。
“板着脸干吗?”师父疑惑的问邢局长,“DNA没对上?”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听哪个?”邢局长说。
“你先说好的。”
“好消息是,赵欣的阴道擦拭物上的基因型和张林的基因型对比同一。”
“这么好的消息,还不高兴啊?DNA对上了,不就认定破案了吗?能有什么坏消息?”我插话道。
“坏消息是,张林到现在仍没有交代。他一直喊着冤枉。”邢局长说,“而且给我们的侦查员的感觉确实不像是他干的。”
侦查员的直觉和刑事技术人员的直觉是一样的道理,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有的时候很多人会讶异为什么所谓的直觉会那么准确,其实都是经验丰富而已。
“不交代就定不了案吗?”我说,“又不是没有零口供的案例。”
“关键是他能自圆其说,我们的证据锁链断了。”邢局长说,“张林交代,他从去年开始,一直和赵欣保持奸情关系。每周徐清亮不在家的时候,张林都会到赵欣家幽会,但是为了防止赵欣的家人发现,都是完事了就回家。前天晚上,张林去赵欣家,偷情完了也确实回家了。”
“赵欣前天晚上是什么时候吃饭的?”师父突然问了一个仿佛不着边的问题。
“晚上5点到7起点,赵欣和她的妹妹在附近的饭店吃的饭。”一个侦查员回答道。
“你们有张林离开元达小区的监控录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