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部分(3 / 6)
工作还是要做好。”我说,“首先要从案件性质开始。”
说完,我蹲下身来,对几名孩子进行了初步的尸表检验。
四名孩子中,女孩子年龄最大,10岁;剩下的三名男孩,分别是3岁、5岁和7岁。看着几个孩子稚嫩的脸蛋,苍白的手脚,我的心中涌起一阵侧隐之情。
孩子相对于成人,穿得会比较多一些。几名孩子都穿了秋衣秋裤,外面穿了外套和外裤。此时几个孩子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鞋子也全部湿透。
“鞋子,鞋子。”我—边尸检,—边说道,“怎么女孩子是赤脚的?3岁男孩也有一只脚是赤脚的?”
“在水中挣扎,有可能会导致鞋子的脱落吧。”林涛说。
“在水中打捞的时候,有发现鞋子吗?”我转头问下水打捞的辅警。
辅警摇了摇头。
我说:“这个得搞清楚,如果是意外落水,那么鞋子不在岸上,就一定会在水里。这个关系到案件的性质,所以,要么再次下水打捞,要么把水抽干。”
“还是下水打捞吧。”朱大队说,“我现在就去。”
朱大队是个冬泳爱好者,这种天气,下这种水塘不在话下。说话间,他已经脱去了外衣外裤,搓了搓身体,走进了水塘里。
打捞工作大概进行了半个小时,朱大队就从水塘的中心,找到了女孩子的一双球鞋。
“男孩子的鞋子呢?”我问。
朱大队上岸后,用毛巾擦身,说:“没有,肯定没有。塘底淤泥不深,水也还算清澈,再说了,这么小的水面,这么浅的水,要是有的话,肯定能看得见。”
“这孩子的鞋子是泡沫的。”林涛拿起3岁男孩的另一只鞋子,说,“而且不吸水,如果落入水中,必然会浮在水面。”
“那么,鞋子去哪儿了?”我一脸凝重地问道。
“我现在就安排人四处寻找。”朱大队说。
我点了点头。既然池塘里肯定没有鞋子,而孩子的鞋子又不可能自己跑掉,说明这个案子还是有一些疑问的。
现场太广阔,又不能简单地判断案件性质,所以现场勘查工作也就到此为止了。应我的要求,朱大队陪着我们一起朝村里走去,边走边聊着案情。
村子里的青壮年男性大多外出打工,留下不少妇女和孩子。死亡的这四个孩子分别来自四户人家。虽然没有三代以内的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