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7)
这是第一次胤祚桌子上的折子比他的还多。
胤祚老实坐下:不看也知道,一定是一色的反对票。
取消贱籍制度还好,几乎没什么人反对,但是卖身契和家生子这两项,被人批的狗血淋头。
最后族法、家法不能擅自取人性命这一点,倒没人敢明着发对,就是委婉的说,可能会引起百姓不满。
见胤祚郁闷的坐下看折子,康熙也低头做自己的事儿。
自从折子分类处理之后,康熙每天的工作量大减,每天先将最急最要的事认真处理,然后最急次要、次急最要、次急次要依次看过,再看看内阁的处理意见,没问题就准了,剩下的,也就是绝大多数的折子,就不必看得那么仔细了,快速浏览一遍即可。
剩下还有请安折子、谢恩折子等等,直接就没摆到案上来,那些等他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读的玩玩。
不过一个时辰,康熙就把折子看完了,端着茶盏,过来看胤祚的热闹,发现这小子虽然看的挺快,但态度挺认真的。
“这是干什么呢?”
“读书笔记。”
感谢这个时代的文章,都有固定的格式,不用整篇读完就知道段落大意。胤祚将这些人反对的理由一一摘抄下来,有相似的就统计下人数就行,有些精彩的折子还特别捡出来欣赏下。
康熙看得有趣,却见胤祚翻开一个折子,却看都没看一眼就扔到一边,又去打开另一个,不由有些好奇,将他扔掉的折子捡起来看。
果然,又是让胤祚搬进毓庆宫和娶太子妃的折子。
这种折子,自从他册封之日起,每天都有,这些折子的结局都一样——留中不发。
康熙也知道这样老拖着不是个事儿,可让这个儿子住毓庆宫,那是不可能的,按他的说法——毓庆宫有女鬼。
谁不知道胤祚最怕女鬼?在毓庆宫被胤礽虐杀的宫女不只一个,别说胤祚,连他自个儿都觉得膈应,可除了毓庆宫,宫里哪有配的上他身份的地儿?
可就这样住在换了个牌子的郡王府里,也确实不像话。
康熙盘算:“还是得再修个东宫……”
“别啊,”胤祚忙道:“宫里规矩大,住着难受死了,儿子在外面住的好好的,修什么东宫啊?您就是修好了,儿子也不住。”
又道:“等开了春,太后娘娘、皇阿玛、额娘还有儿子的府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