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新生活新气象(上)(1 / 2)
自从米蓝月把零食和文具的买卖也交给了家里,王远明就完全听从了女儿的建议,把这一块的生意正式地开成了食杂店,就在书屋里的另一面墙上,也订制了货架,比书架要厚一些,上面摆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的各色商品。
当然,儿女们的本金她是还了的,不然,她还真不好意思接过这个摊子了,
“儿子和女儿的孝心,你就好好地受着,怎么反倒这么别扭了,又不是别人。”
话是这么说,王远晴也知道是儿女的孝心,可那也是儿女的心血呀。
不过,王远晴也没别扭多久,她本身就不是个矫情的人,儿子和女儿的心意,她都懂,自然也不能拂了孩子们的好意,而且,摊子铺得大了,她也有些不放心两孩子管着,不是担心他们管不好,是担心他们的安全。
既然要正式地弄成食杂店,那就得好好的规整规整,为了不影响来书斋看书的人,米敬诚在对外的墙上,开了一扇窗子,用做买食杂时的特殊通道,这样一来,买东西的人只要在窗口说买什么,直接在窗子边上就能做交易了。
当然,这个小建议也是米蓝月给出的,八十年代初的小生意如雨后春笋,那时就会有很多这样个人家的小窗口食杂店,只是现在还没有出现而已,不过,这样的设计真的很方便,屋子里就不会乱哄哄的了。
而原来摆在这面墙下,给孩子们用来读书的的小凳子,就挪到了进门一侧边的那面墙下,而原来摆放在那里的收银书桌,则挪到了货架前边,书桌一头的侧边,正靠着新开的窗子旁边,也是方便得很。
一边能照顾到窗外的生意,一边也能照顾屋子里,现在能进书斋里读书的人,大多都是熟客,生人很少,就是有一些新来的读者,也都是原来的老顾客介绍过来的,也因为这样的关系,安全系数高了很多,不必再担心有人偷书,更不用担心会有心怀鬼胎的人。
经过这样的改进,屋子里虽然没有砌墙,却自然而然地就像是分割成了两个空间一样,即不会影响到看书的人,也不会耽误外面的生意,两厢便利,又互不干扰,而且还是只用一个人就能照顾得过来。
当然,虽然新开了正经的食杂店,但对于它的经营还是业余的,毕竟王远晴和米敬诚都有工作,孩子们也要上学读书,所以,食杂店开业的时间,跟书斋是同步的。
但这并不会耽误多少事儿,有需要的人,知道米家的开业时间,都会赶在开业后这个时间点儿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