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 232 章(4 / 4)
景对他的儿郎们确实用心,大郎他们的一笔好字就是他严加督促而成的,没少让他费心思,宋韧心里有数,听儿子们为他说话,便笑言道:“爹知道,你们尽管放心。”
“爹,李叔以后就跟着我们家了吗?”宋大郎这厢问道。
这两年随着儿女们年纪渐长,宋韧有事就会跟他们多说几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把他们当愚钝小儿看。
他自知他身在劣处,他的儿女们没有本家那等出身的孩子应有尽有的福气,往后他们要靠自己闯出一番家业来,那就得精通人心和俗务,这时候正是教他们的好时候,宋韧对他们不缺耐心,只要他的儿女们问的,皆会细心解答:“你们李叔那边没有几个亲戚,且都是农家出身,他坐馆只能养家糊口,没有赏识他的人他这路就到教书先生为止了,跟着为父他尚还有前程可问,且你们李叔不是那等坐以待毙之人,为父看中他的勤勉变通,他跟了我,我也多了个稳妥安心的相助之人……”
“嗯,一条绳上的蚱蜢,谁也别嫌弃谁。”更是谁也别想摆脱谁,这个进一步那个就能进一步,要倒霉也是一块儿倒霉,利益捆绑是最好的合作方式,整个天下都是这般运作的,古往今来皆如此,就没变过样,宋小五打了个哈欠道。
宋小五这话一出,别说宋韧,就是宋大郎四兄弟闻言嘴角也抽了抽,想笑不敢笑,个个憋着劲低下了头。
她娘也就是青州城里那边一个小士族的分支出来的女儿,当年嫁给她爹带来的嫁妆,说来大部份还是外祖母从她自个儿的嫁妆里分出来的,如若不是外祖母当年出身好,嫁妆不少,她娘都分不到什么。
而这些年母亲那的金银都花到贴补家用上了,剩的也就是一套大场合戴的头面,和两三根金银簪子,这些就算全部变卖,怕是都值不了一千两,这还是宋小五预估着那整套贵气的大件能值个八到九百两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