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 4)
在很多人还吃地瓜面窝窝头,或许什么时候就会用到。
兰欣出了空间以后,又给家里偷添了一些灵泉水。沈妈上次还说,喝着家里的水甜了不少,不过也没太在意,因为他们这里的水本来就好喝,地下水很深,还有很多山泉水。
“除旧岁,迎新春”,过了腊八节,最快乐的莫属那些蹦蹦跳跳的孩子们了,在他们天天的期盼下,在欢快的童谣声中,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此时过春节,传统的美食有黏米糕、油炸糕、炖肉、包水饺,还有瓜子、花生、糖、点心等零食。这些东西也不是想怎么吃怎么吃,有留着待客的,有留着走亲戚的。春节,基本家家能吃上一两只鸡或鱼,还有几斤猪肉,一板豆腐,两锅白面馒头,一顿水饺等。在计划经济的控制下,这些东西数量有限,只能够过年那几天吃到。俗话说“过了年初八,吃得光刮刮”就是这个意思。
北方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水饺,馅料大多是白菜、萝卜、葱和肉做成的。包饺子的时候,大人们洗几个硬币放到水饺里,这就是特殊的“钱饺子”。谁要吃到钱饺子,就表示吃到的人来年有福气和财气,孩子们在吃饺子时会捡着胖胖的那些吃,就希望能吃到一个钱饺子,来年做一个有福气的福星。
在兰欣家,过年的对联是她和两个哥哥贴的。对联是自家买红纸回来请写字好的人写的,沈妈打好浆糊,沈大哥负责贴,兰欣和二哥每人拿着一张对联,左边一张,右边一张,在兰欣和二哥的目光矫正下,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对联给家里增添了不少年味。
大年三十晚上,沈妈做了几个好菜,有炖鸡、糖醋鱼、豆腐箱、酥鱼锅,几乎所有的好菜都上桌了,沈爸高兴地喝点小酒庆祝新年,沈大哥和沈二哥年龄到了,沈爸允许他们陪着喝点辣酒,沈妈和兰欣在一边吃菜,一家人和和乐乐聊天、喝酒。
吃完年夜饭,大队公社会放电影,文革中看的电影,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审查出的革命战争故事片,比如《南征北战》、《英雄儿女》、《平原游击队》等,这些影片一遍又一遍的放映,就是为了让广大工农兵阶级时刻保持着一颗随时革命的心态。
孩子们可不管什么革命教育之类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