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章(3 / 5)
取了折中的方式。“太子,你觉得如何?”
“儿臣……”太子犹豫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儿臣觉得两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百姓要治理,这才懂得礼仪教化,像王大人说的抓住编造流言之人,杀一儆百,儿臣觉得很有道理。可是华大人说得也有道理,杀戮会让百姓惶恐不安,从而心生怨怼,动摇江山社稷。这,这,儿臣觉得山洪爆发与修缮东宫有着关联,是儿臣的过错,应当自省。总而言之,最先儿臣要自省自身的错误,向百姓道歉,然后看流言是不是停止了,要是停止了皆大欢喜,要是没有停止,再讨论究竟应该怎么做。”
到最后,太子也没有说出来究竟王大人和华大人哪一个才是对的,反而将过错归结到自己的身上。一旦太子认错,说山洪爆发是因他而起,这置皇家、朝廷、当今圣上于何地,岂不是明白的告诉百姓,山洪暴发就是因为皇帝与朝廷的不仁引起的,简直是荒天下之大蔑。
皇帝有一瞬间觉得可恨,太子根本就不是继承大统的最佳选择。但很快这种想法就被否决掉了,承认太子不好不就是承认自己眼光有问题,这是绝对不行的,作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帝王绝对不容许有这样的错误存在。皇帝觉得太子还是太小,不成熟才会考虑不周,才会有了这种想法,慢慢的锻炼就好了。
如何对待流言,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放任它,不行;压制它,也不行。皇帝本就难受的大脑更是一跳一跳的,眼睛一扫,看到了站在太子身边的祁承乾,“太子所言,朕觉得很有道理,只是尚有不周到的地方需要考虑。但太子事务繁忙,需要帮助朕理事,这样吧,此事就交给宁王爷来处理,务必处理妥当,让百姓满意、让朕心安。”
殿外的楼沂南闻言蹙眉,将烫手的山芋的扔给了祁承乾来接,真是用心良苦。
“儿臣领命。”祁承乾清淡如水的声音响起,分辨不出喜怒来。
散朝之后,皇帝让太子来御书房,待太子一进来就劈头盖脸的问道:“流言之事怎么没有告知朕?”
“父皇息怒,儿臣已经将关于流言的折子整理了出来,只是儿臣不知道父皇是在休息还是的醒着,于是将折子放着,待父皇身体好些了、醒着的时候再给您看。”太子惶恐的回答。
皇帝怒极反笑,“朕说过多少次了,重大之事一定要第一时间禀报于朕,难道你认为流言之事不重要吗?”
“父皇,儿臣不是这样想的。”流言之事,太子觉得是很重要,但父皇的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