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杀(2 / 8)
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
《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尊者、西游里面的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这听起来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浓,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
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
《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音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
《白宝口抄》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问:‘何故众生心性譬莲花乎?’答:‘《秘藏记》云:莲花部吾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转,而不染不垢,乃名莲花部。’
《疏十二》云:‘观莲花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
叶明脑海一片通彻……整个人仿佛和身下的莲花融合在了一起……空灵,空寂,空明……
他头顶上的莲花缓缓盛开,一朵一片都是那么的娇艳,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熠熠生辉……
他身上披着一层柔和的光芒,就像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面,远远望着是那么神圣……他的身体开始变的透明……
……
“七窍玲珑合……他……他的心境居然达到了如此境界……果然是羲和大帝!我赌对了!”
混沌空间飞碟里面的蓝发长裙女子激动的脸上充满了惊愕的表情……手指在颤抖……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