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司农监察史(2 / 3)
还没法比,但最终能提高一定的水稻产量也确实是值得高兴的事。
谢玉娇琢磨杂交水稻的初衷也只是让人们能少饿肚子,与皇帝所说的天下万民福祉相去甚远。
她虽趴在地上,不动声色的在心里吐槽皇帝和朝廷官员,面上却还是倔强的替自己辩解道:“民女本就不懂农业,之前误打误撞稍微让水稻多收了些,实属侥幸,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的秘法。就算有,我也已经让他们在一旁从头看到尾了,何来秘而不宣?民女一个小孩子,也就比普通农家孩子多识几个字而已,然后就是没事的时候爱瞎琢磨了些,幸亏爷爷由着我的性子胡来,这才误打误撞的育出了新稻种。至于秘法什么的,完全是无稽之谈。求皇上明察!“
皇帝也知道,确实不该过多苛责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相反,若不是这孩子的一时兴起的瞎胡闹,谁会往混栽家秧野秧上想。正因为家秧野秧混栽后结出的谷粒比平常家的大颗,稻穗上的谷粒也多了些,用做谷种后,水稻的亩产才有了真正的提升。
皇帝甚至还想这个方法不仅是可以在水稻上推广,其他农作物上是不是也可以尝试着种种看?应该让司农的官员们按照小丫头的这个思路,多下下功夫!
既然有了这个大方向的思路,那这小丫头的功劳也是值得肯定的,应该鼓励才对。
“行了,粮食产量提高可是功在千秋的大事,你既然在农业方面有这个天赋,就应该多为百姓想想,不然岂不浪费了?“
谢玉娇不想应承皇帝这份厚望,反而解释自己从小到大的愿望:“民女从小的愿望就是健健康康的长大,平平安安的终老,幸福安然的过完一生,其他什么家国天下,民生福祉,那应该是朝廷多费心才对!我一个小小女子承担不来,再说,我只是个无权无势的乡下丫头,父母亲人都不在身边,孤苦无依,若不是爷爷好心,我哪能活到现在,我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
皇帝面对油盐不进的谢玉娇,只好以曲老爷子为幌子,耐心的打起了感情牌:“所以啊,你看你爷爷是多么善良的一个老人,他救了你,收留了你你难道不应该把你爷爷的这份善良传递开来,惠及更多的人?这样吧,朕封你做女官吧,有了官身,你是不是就应该多为万民想想,多产粮食,让万民少饿死一个人都是功德无量,就当为你爷爷积福如何?你既然有聪明的头脑,就应该别浪费你的聪明才智才行!”
当官?谢玉娇可不干。她抬头想要确认皇帝是否在说笑,毕竟封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