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谋事上(5 / 8)
的三分之一,去年的统计数据,沙州与铁州几乎相当,这个同志抓工作还是很有一套的。”
“蒙记的意思,还是让昌全同志留在沙州。”
“昌全同志干了近两届,按规矩应该调整了,规矩还是要遵守,无规矩不成方园嘛,前一段时间老古走了,省里缺一位管工业的大将,昌全同志很适合这个岗位,你的意见如何?”
蒙豪放虽然还是在征求意见,话里的肯定意思却很明显,朱建国知道此事就算拍板,赞同地道:“昌全同志政策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又是多年的正厅,是接替老古的最佳人选。”
离开蒙豪放办公室,朱建国在心里感叹道:“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难怪市级部门的副手们为了一个正职位置使尽了浑身解数,还真得理解他们。”
周昌全到省政府出任副省长,朱建国心目中的人选自然就得让位,动一人,其下游所有人都会跟着变化,这就如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数人的命运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此时周昌全还不知道他的命远又发生了转折。他正在构筑沙州新一轮的宏伟计划,雄心勃勃地想让沙州在五年时间成为仅次于省会城市的第二大城市。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人生价值也就得到体现,退休以后也就没有遗憾,可以安享晚年生活。
“感谢管厅长和吴厅长对沙州的厚爱。”
论喝酒,周昌全并不是行家,可是在招待晚宴上,他毫无保留地频频举杯。在新五年地时间里,如果能争取到两座水电站,对于沙州的发展必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
晚宴结束。周昌全亲自将管海洋、吴英、朱小勇等人送至沙州宾馆。周昌全还将管海洋送至了房间。这个举动让水利厅长管海洋着实有几分感动。他借着酒劲道:“周记治下地沙州兴旺发达。人才济济。在新地五年里。水利厅争取在竹水河和清水河上各投资建一座水电站。周昌全使劲握了握管海洋地手。道:“实践一定会证明。在沙州建水电是正确地选择。”
到了吴英房间。周昌全就站在门口。吴英道:“老周。你别站在门口。进来说话。”周昌全摆了摆手。道:“你累了一天。早些休息。只说一句话。我们是老朋友。以后有项目尽量争取到沙州来。”
吴英就笑道:“你和老蒙都是一个样。有事做就精神十足。闲下来就满身毛病。前一次拉着老蒙到海南去了一趟。结果他硬是把会开到了三亚地宾馆。早知如此。还不如就留在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