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2 / 10)
粒蒜末煸炒,加入用细矬矬得发丝一样纤细的萝卜丝、切成小丁或细丝的新鲜香菇、竹笋末(换季时就换成茭白),然后调味成汤,用水淀粉勾芡。
出锅前再朝内撒一把细榨菜丁、一把葱粒、一把香菜末,和一把碾成细碎粉末状态的新鲜猪油渣,搅拌均匀,浇在用大骨汤煮熟的瘫软在碗底的面条上。
吃之前一定要加一勺周妈妈亲自浇的芝麻油辣椒,汤头粘稠香浓,浑厚适口,包裹在每一根面条上,内里的无数佐料伴随着辣椒的香辛的气质,让平凡的猪油渣也成了点睛之笔。这样的一碗普通而又不普通的面条,连林惊蛰都难以抗拒,更勿论初尝这一滋味的汪全了。
汪全摸着自己被撑得高高挺起的肚皮,只觉得饭菜已经淹到了喉咙口,却由不得自己不去百般回味。
对面自他开吃后就一直保持沉默,只时不时动动筷子,看起来作风十分文雅的林惊蛰,却在此时突然出声——
“汪总,您说的是认真的吗?”
汪全一愣:“什么?”
“就是您刚才提到的,量产酱料这个事。”林惊蛰问他,“汪总在长青有做食品业的门路吧?生产酱料应该不难?”
“啊?”汪全刚才只是随便一提,没成想林惊蛰居然听了进去,一时连吃撑的感受都抛开了,回归到谈生意的严谨里。
他沉思片刻,有一些不确定:“林总,不瞒您说,我家乡是中水省的,那边流行吃酱配饭,家家户户都会腌一点,十几年前就有人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自己腌的豆瓣酱了。”
“但是,我吃了那么多年的酱,从没有哪一家的酱能比得上这一次吃到的。”他拿筷子点了点桌上的酱料瓶盖,十分认真地道,“要知道我家乡那边可是酱料大省啊,国内现在最大的酱油厂就开在我们县城,即便这样,也没人能腌出这个口味。您确定这种酱料真的可以大批量生产成功吗?”
******
“啊?”周妈妈听到林惊蛰询问他酱料配方的问题,很是疑惑地转身看着他,“我就是随便腌腌的啊?哪有什么配方?最多豆子挑得好点干净点,店里的客人如果问我也是直接说的。”
周妈妈从不藏私,她以前就是这样,但凡研究出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有朋友同事问起做法,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吃店连厨房都设在外面,她从不惧自己的手艺被人学走。店里生意红火,也不乏有想来偷师和取经的同行店主,只每天在店外排队的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