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2 / 10)
的土地是真好,他们那边家家户户世世代代养黄豆,都养出经验来了。可豆子养得好又有什么用?穷也是真穷,有些农民家里连饭都吃不起。”
临巢紧邻燕市,因此得了这么个好名,但日常存在感不高,林惊蛰上辈子便也没有特别去关注。此时听到汪全的话,他不免有些惊讶。
他还记得自己一零年参加的某场主题为“直面经济全球化”的会议里,某位以炒期货发家的大牛还曾发表过有关我国黄豆年进出口占世界比重越来越大的议题。彼时临巢的大名早已经由几场期货战争为为全球所周知,但没想到九十年代初期,这一产业还曾经历过这样的阵痛。
一想到此,林惊蛰便不由接连回忆起接下去几年那几场于粮食相关的期货风波。
他回过神时,汪全还在同周母描述临巢那些农民们生活的艰苦,听得后者眼眶湿润不住唏嘘。
林惊蛰将手上的豆子抛回豆堆里,轻轻拍了拍手上留下的灰尘。
“咱们好好经营,争取把出货量提上去,以后黄豆的需求量大了,可以直接在临巢投资黄豆种植。”他这么说着,心中却也不禁开始思考粮食种植里的利润,倘若日后能完善出一个从种植到酱料生产销售的完整的产品线,对经营的好处无疑非常明显。
********
海棠食品厂开始陆续招工,招工挺简单,可供挑选的人才还不少。燕市的秋天到了,临近91年年末,各大国企工厂开始出现颓势,一些比较边缘的厂子甚至开始发不出工资。由于城北从路基到楼盘的全面开发,从周边城市赶赴燕市寻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原本空荡宽阔的燕市仿佛突然便热闹了起来,出租的居民楼开始走俏,路面上的车流也越来越多。有几处赶往市区的必经之路,高峰期时已经开始出现堵车的车潮了。
后世的那个国际化大都市已经初露雏形,林惊蛰这一次很荣幸成为了参与建设它的一员。包围住三角地那圈U形的房屋已经全部拆除完毕,迅驰地产的建筑团队入场了,设计师和建筑师们抱着他们的图纸,在仪式之后,挖下了开掘地基的第一锹泥土。
毛冬青十分忙碌,他戴着安全头盔在工地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安排工作。他在特区时已经有过一次建设商场的经验了,虽然成果和眼下这一幢综合楼有所不同,但内里的细节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怎么样的设计可以让在楼里工作的人得到更高效的便利,比如视野空旷的程度怎样才是让顾客最舒适的范围,因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