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3)
十一月中旬,青州知府杜仲又上门拜访将军府。
这一次,他为清河水而来。
“夫人,我细细思量过多次,清河水利一定要重修。”杜仲对此志在必行,前面数任未做成的事,他杜仲今日必要完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盛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杜仲寒窗苦读二十载,学成卖与帝王家,不是为了十万雪花银的。他胸有史公之志,心怀子美之忧,心中装得是这千千万万的百姓子民,是如何让他治下的一方土地安居乐业。
杜仲再拜稽首,沈清意料不及,这可是最重的跪拜礼,他可受不起,沈清快快扶起对方,请之上座。
“请知府莫折煞我了。”沈清说道,“我身居青州,也算是青州子民,这青州也是我未来数十年将要生活的地方,自然也想要它变好。这不仅是为别人,也是为自己。但请杜知府莫要再多礼了。”
青州地形西高东低,西面有西山高高耸起,耸入云峰,清河发源于此,从青州一路向东,汇入长江,中间经过了大片平原。
清河上游,水流一路湍急,其势迅猛,一路从西山上带下许多泥沙碎石,清河九曲,河道弯曲,又加之进入青州之后,经过大片平原良田,地势开始低缓,水流缓慢,从西山上带下的泥沙碎石便在此沉积,淤塞河道,造成极大安全隐患。一旦雨水充足年份,极易决堤。
而往年的做法常常是不断加高堤坝,此法治标不治本,堤坝一年年增高,河道的泥沙一天天堆积,水患之危一日日增加,如今的堤坝已经加高到了一个危险的数字,一旦决堤,淹没青州数十万人家和万倾良田,岌岌可危。
多年来的青州知府也不是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一情况,可一是工程浩大,难以掌握,一旦变故,动辄殃民;二是资金人力,仅凭他们无法调控,朝廷又无法给出足够的补助;三是缺少能治理的人才,能治水者,少之又少,能比大禹李冰者,世间又得几何。
能做的就只能是加高加固大堤,却不能从根本治理河水,彻底杜绝水患。
“此次治水,朝廷能不能给予青州帮助不说,但有夫人和将军府的支持,治水便有了第一步的保障。如今最大的困难是要找到能够治理的人。”杜仲深锁眉头,这正是最难办的事。他相信资金与人力,沈清定会帮助于他,有将军府的支持,事半功倍。
但是要到哪里去找这个人呢?
“我听说李冰一氏学其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