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4 / 4)
多半不会拖拉,沈清也向他们保证必在年前,将他们做工的钱全部发还。
双管齐下,一边清理淤泥,另外一边则是把小东山贯穿,他们的方案是先用炸药炸开山的主体部分,然后再从山两边分头用人力凿山挖土,造出一条人工河道,将中游和下游连接,分出主河道的水,将河水引到人工河道去。旱季可增大良田灌溉面积,雨季则能分洪。
在人工河道与主河道分水口,他们又设计了类飞沙堰的溢洪道。在雨季河水满溢时,可从溢洪道分出水流向人工河道,携带的泥沙也随之流进人工河道中,减少主河道泥沙的堆积,而在旱季,水位过低时,则保证了主河道的水量。
其实水利一事,前人有能者多之,而今沈清与杜仲却心心念念要找到所谓的李冰后人,既是因为兴修清河与都江堰有极大的相似之处,李冰传人或许更有所成就,更重要的是,陈朝重儒学,为百家之首,其他诸学派,莫说发展,许多都凋零无后人。譬如墨子学说,便在陈朝尤其不受重视,士农工商,人人都求仕,轻他学。
对水利研究多的人便更少了。有才之人或许有,却往往隐居,不被人知,像李冰传人一般,访遍大江南北山川河水记录下来的人,存在,却不一定能够将所记之事流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