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2 / 4)
久不语。再过片晌,裴子戚叹气道:“这就是你喊我出来走走的原因?”
孙翰成笑了,大拇指扣着扇子:“运气这么好,落在了你脚下。看来不需要我去拐弯抹角了。”
裴子戚蹲下身子,拾起地上的银杏叶。他一边端详银杏叶一边轻语说:“一叶知秋。秋天来了,秋闱也要来了。”
孙翰成补充说:“我们惩奸除恶、匡扶正义的时候来了。”
裴子戚徐徐起身:“是你不是我们。”
孙翰成不悦了,用扇子敲了敲手心道:“你答应过我的,不许赖账。”
“说得我好像能赖账似的。”语落,裴子戚又严肃道:“害人终害己,万事无万全。这事你别插手了,交给我吧。”
礼部尚书陈永汉是由秦国公一手提拔的。多年来,他一直蒙洛帝的器重与信任,官风极佳,深受莘莘学子爱戴与追捧,与朝中各个大臣关系也多数良好。故而,此事不是拿出一些证据,再参他一本就能了事。必须要有凿凿有据的铁证,指证他贩卖科举试题方可行。
而恰恰他们没有铁证。元明提供的线索年代久远,乃是八年前所发生的事。他们查了许久才查到一些蛛丝马迹,验证了元明的话。然而这般微末的证据,是不足指证陈永汉的罪行。
陈永汉精明强干,手段老辣干脆。除了元明提供的线索,他们竟再也查不到旁的罪证。如今他们唯一能确认的,八年前陈永汉曾贩卖科举试题。然则年代越久远,案情越容易尘封于底,逐渐被人遗忘淡漠。
因此,他们的敌人还有一个时间,此事拖得越久越无可能开云见日。思来想去,除了铤而走险他们已别无选择。而这个‘险’恐得用以命换命的方式,才能拨开云雾见明日。
孙翰成挑起眉尾,不悦道:“你是瞧不起我还是怎么的?此事是我拉你上的船,有危险大家一起承担。你别想抛下我,自己一个人单干。”
裴子戚松开手,看着银杏叶慢慢飘落。他轻声道:“你应该知道我的打算。接下来,我所做的每一件事,皆是杀头大罪。我左右不过是脑袋悬在裤腰上的人,你何必陪我作伴?”
“你不愿将我置于危险之地,我又何尝愿意?”孙翰成琅琅道:“正因为我清楚你的打算,更不愿意你一个人危险独行。”
银杏叶悠悠落于地。裴子戚放柔了眸子,轻笑说:“你有父亲,而我什么都没有。你陪我是不孝,而我是在做理所应当的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