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风动庙堂江湖-1(4 / 8)
,发现好像也没有什么立场吐槽这个小世界的设定了。
唉……反正现在在这里的人是他,原来的杨倾也从没有把自己的心思告诉过别人知道,他说那不是爱情就不是爱情,谁还能跟他来理论不成?
咳,好像走题了,继续来说杨倾的悲剧人生。
按原来的姓氏的话他应该叫做苏倾的,他也确实叫过这个名字,在一岁多点的时候。
他父亲是原来前前任皇帝的太傅,苏家当年也是京城里有名的名门望族、爬书网,然而苏太傅为人清正、刚直不阿,在朝野中虽是清流一党的领袖,却也树敌不少。
可当时的皇帝对这个太傅感情极好,苏太傅在朝中就像一块屹立不倒的高山,历经多少场风雨飘摇,却一直在皇帝的支持下有惊无险,还步步加官进爵,其贤德名扬天下。
但当朝掌权的是这么一位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家伙,自然是有很多人做梦都不舒坦的。
当年的汝南王就是这些人之一,可一般人不服只能憋着,他老人家厉害,不服就反了他丫的!
汝南王在自己五十一岁高龄的时候发动叛乱,聚数十万众,一举打得朝廷军队节节败退,最后皇帝无奈之下宣布退位让贤,江山彻底改朝换代。
当然啦,掌权的还是他们这一家子的人,算是家族内部矛盾,没怎么牵扯到底层的老百姓。
但对于上层的掌权人物来说,就是一番天翻地覆的改变了。
首当其冲的就是苏家,新皇登基,总要或杀或换上那么一批人来巩固自己的威信,而只掌握着一群笔杆子、却在军队里半点实权没有的苏太傅,无疑就成为了最好的开刀对象。
苏太傅对此表现得十分配合,他在汝南王——啊不,那会儿已经是新帝了——入京的第一天便披头散发穿着一身丧服去拦马痛哭,一边哭一边用自己的状元之才对之进行了一番狗血喷头酣畅淋漓的大骂,其遣词造句之精妙及用典援例之深刻半点没有愧对自己当时文学大儒的身份。
可谓是瞌睡给了个枕头,新帝万分愉快地吩咐手下把这个疯子抓起来投入天牢,用实际行动向天下文人表示了“不管你们怎么比比本王该登基还是要登基”这样决不妥协的革命态度。
士林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可新帝一个深信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大老粗很不待见他们,表示你们愿意骂就骂,劳资不知道是一回事,骂到劳资面前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凑一对儿,来三个就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