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忘谁(3 / 4)
傅同祯那堆老旧的解石机,荷宝斋现在已全部换上了齿轮驱动的新型解石机,全面向京城靠拢。
***
十五日后,点翠楼彻底成为了过去式,新荷宝斋正式开业。
原先时常光顾点翠楼的客人是碍于其离闹市区近,装修华丽上档次,翡翠饰品的样式与价格都与荷宝斋差不多,古人更没有什么所谓的版权意识,饰品荷宝斋前脚出,点翠楼后脚仿照,料子款式都是一样的,有些人图距离近,或是图那几文钱的差价,更愿意光顾点翠楼。
而现在荷宝斋一家独大,生意自然兴隆,说是门庭若市、日进斗金一点也不为过。
刚开业的几天,不知是卢远舟暗地里派来砸场子的,还是真是点翠楼的死忠顾客,在店内挑三拣四地歪缠,尽寻一些让内行人一听就哭笑不得的由头,如“这糯种翡翠颜色这么艳,不会是假的来糊弄人吧!”“这笔筒做得这么浅,怎么放笔啊!”“嗬,这玉佛有十斤?我掂量着明显不够啊!”
卢骞像个陀螺似得,在客人间周旋,不管面对多么刻意刁难的问题,皆是温和有礼地附身回着:
“您拿的是艳水绿的糯种翡,自然颜色鲜亮些……”
“那不是笔筒,是竹节杯……”
“公子,不买勿动,谢谢。”
而旧荷宝斋,苏青荷暂时交给了徐景福打理。他从小跟着曹显德在琳琅轩跑上跑下,之后又跟着苏青荷干了这一年多,多多少少也学到了些管家的要旨,苏青荷寻思着便给他这么一个机会,锤炼锤炼也好,更何况,一时半会也找不到踏实可靠的人了。
没想到徐景福有时候咋咋呼呼,管起店铺来倒也像模像样的,实在遇到难解的问题,就直接派身边的伙计跑去新荷宝斋请教卢骞,左右来回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看着那短短几日就足有一指厚的账簿,苏青荷两眼冒光地拨弄算盘,随即笑到合不拢嘴——新荷宝斋一日足足抵得上过去十日的流水。
看着卢骞每天脚不沾地得忙,苏青荷很想让他歇一会儿喝口茶,然而常常把他叫过来,话还未出口,就被另一边的客人给重新叫去了。
反观自己,自开张以来,每日就是在店铺里闲坐,苏青荷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半垂着头,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面,她这掌柜当得也太悠闲了吧!
作为甩手掌柜,每天唯一能做的事,也就是核对核对账簿,看看有没有人揩油钻空子之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