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出乎意料的新剧本(1 / 9)
        
            
                程思琪吃了晚饭,原本正在书房里完善她的剧本。
    桌边的电话响起来,她直接接通,轻声笑着征询道:“您看完了吗?”
    “完了。”
    “嗯?”听着他一时不说话,程思琪难免有点紧张了,“不好?”
    “也不算,”江远拉开窗帘,看着宁静夜色,修长的手指轻叩着金属栏杆,略微想了想,道,“差强人意。”
    按着他客气的语调,翻译过来就是勉强还凑合的意思。
    程思琪伸手在眉心按了按,“哪里有问题呢?您说,我现在就在电脑跟前看着剧本呢。”
    “我强调了好几次的那段话你还记得么?”
    “嗯?”程思琪略微想了想,没后文。
    江远提醒她,“普多夫金。”
    “哦,”程思琪微微愣,点头道:“记着呢。”
    “他那段话,复述一下。”
    “哦,”程思琪伸手抓了抓头发,蹙眉回想着,慢吞吞道:“编剧必须经常记住这一事实:即他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因此,他们所写的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描写必须能在外型上表现出来,成为造型的形象。”
    从她创作《青城》之初,江远的确反复强调这段话给她,程思琪看过很多遍,记得很清楚。
    “没错。”江远语调微微严肃一些,“看看你的剧本,从正文第一段开始。”
    程思琪拖着鼠标,点到了他说的地方。
    江远声音沉而缓,“你这第一段里,用了‘欢呼雀跃、趾高气扬、焦头烂额、看上去胆小’这么一些词,这么抽象,银幕上能体现出来吗?”
    “……”程思琪无话可说了。
    “剧本创作不是写小说,必须尽可能避免说明陈述性文字,无论是交代剧情、描写人物都应该形象化,”江远语调沉沉,“像欢呼雀跃这些,表现出来的动作是喊叫、跳跃、兴奋到弯腰大笑,应该有具体动作表情,趾高气扬这种,具体的动作神态呢,焦头烂额和看上去胆小也是,焦头烂额是不是应该体现为原地团团转,看上去胆小又算怎么回事,肩膀瑟缩?抿唇?看到人群不自觉后退?诸此种种,都应该形象化而并非抽象化。”
    “……”程思琪握着鼠标,半天说不出话来。
    “诸如此类的抽象字句你用了许多,从头到尾都是,”江远下结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