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 3)
荀佑并不是单纯某一学派的人,而是在很多的学派中都学习过,本来像是荀佑这样东学一点西学一点的是蛮不讨人喜欢,可是在文化界里面,有才华才学品德的人是十分受人尊重喜爱的,所以实际上荀佑和一些学派的领导高层关系都很好。这一回南王处发生的事情陆宁华虽然没有告诉荀佑,可是荀佑的那些往来的朋友们却是给了他寄了书信。
对于陆宁华没有告诉他南王的事,荀佑并没有什么责怪的意思,他们和岑钰师廉甚至于陆父陈或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只是单纯的钻研诗书典籍,若是和平时期参与朝政兼济天下并没有什么,不过这乱世他们这些大儒都是不会直接参与世事的。主要还是立场的问题,且不说效忠的主公是否品行端正,就说乱世必须的阴谋阳谋的手段,还有对臣民所必要的强征敛税都十分的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哪怕自己心里头很清楚是必须的也一样。
还有他们的学生也是一个问题,做到大儒这个位置上的,手里都有几十号几百号的学生,或许因为各自的理念或者家族的问题,在不同的主公下做事,他们这些做老师的如果是在别的主公下做事,那他们的学生到时候面对面又应该如何自处?更何况年龄的问题他们也不可能像是年轻人一样有精力了。所以大多数的名士大儒都只是在自己所在的势力中挂一个号,不问世事而已。
南王手下倒是因为他王爷的身份有些例外,因为在他自立门户之前手中就有了固定的臣属,而那些大儒也已经在他手下做事了,再说挂号不参与就不切实际了,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这档子事。
也是因为这一点,荀佑即便是再愤怒也都只能像是其他人一样给南王发书谴责斥骂而已,可是要只是这样荀佑他这个向来护短的人怎么可能会甘心,而其他人也不可能会甘心。
按南王的行事,若是真的有一天他登上了皇位,那么这个天下还会有文人的一席之地吗?难不成要让一群武夫治理?笑话!
找来陆宁华倒也不是要陆宁华帮他什么忙,这件事情在荀佑看来其实是他们文士和南王之间的矛盾而已,他并不想将陆宁华扯进来。荀佑在锦山这么久,也知道陆氏发展的很快,如今已经可以抵挡住魏氏的进攻。可是这一点并不代表陆氏就可以腹背和两大势力为敌。
见到陆宁华荀佑没有直接开口说他的事,而是询问起如今陆氏的情况。他一直呆在锦山,自从精英卫从锦山中分割出去之后,一直封闭的锦山对于外面的消息就落后了许多。陆宁华对荀佑并没有任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