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8 / 14)
一瞬,自腰间抽出一枚刀片,小心翼翼的划开信纸,掀开里头,肯定地道:“信已被动过,再原封不动的粘上,从外看,火漆未开,像是未曾碰过的样子。”
果然。
我长长的吸了一口气, “你轻功好,现下就去跟着采蜜,若有异处,回来禀报。”
阿左飞一般遁后我直接去了趟刑部。
刑部侍郎因康王一案被撤职查办,何尚书早已忙的焦头烂额,见我无事不登三宝殿更是一脸惆怅,好在我没出甚难题,只让他把近些年几桩大案的卷宗调出来,他恭恭敬敬请人搬出几箱后就留我一人在室,我直接翻出那年谋逆案,一览而尽。
那是一宗险些成功的谋逆案。
前禁卫军同龄秦松、左右大将军路宁,趁父皇狩猎期间意欲逼宫篡位。
这群人原本皆为前朝旧臣,当年父皇打江山,亏得这群贪生怕死之徒投靠的投靠、投降的投降,方能顺利的直捣皇城称帝,从而改朝换代。
立朝初期,根基未固,他们手握军权,父皇虽不信任,却也不敢妄动,只得高官厚禄表面重要,后洞悉他们狼子野心,先发制人,将计就计,终将叛党一网打尽。
而宋郎生的爹名为君锦之,一名小小书坊先生,在这宗谋逆案中所充当的角色,顶多就是一提供密谋场所的,至少从表面上看,并未起什么大作用。
让我比较在意的是,这起谋逆案的主使头头秦松年过半百却无子嗣,即便是给他抢到皇位也当不了几年,费这么大劲造反是为哪般?
更让我疑惑的是,这卷宗上记载着君锦之等人在叛逃途中为官兵擒获万箭穿心而死……可宋郎生明明说过,他爹娘是被困在一个疫村染疫而亡的。
他既然承认自己的爹娘是货真价实的叛党,就根本没有撒谎的必要。
那么这其中出入的根源是什么呢?
我多看了一轮案卷,依旧毫无所获,只觉得重重疑点犹如星星般在眼前打着旋。
拆封过的秘信、把秘信藏起来的采蜜、冒充我的身份同宋郎生远走的采蜜、父皇派明鉴司追踪到死去的杀手、还有——盛着半袋碎肉干的我的锦囊。
我闭起眼,重新把所知的碎片梳理了一遍。
当年父皇先是从我这儿查出宋郎生的爹与谋反案有关,故而暗地里秘密查访。
那时的我忙着与宋郎生卿卿我我,出宫在外,与此同时,乔装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