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喜脉、喜讯(7 / 9)
了春耕直到麦收都算农民比较空闲的时候,在别地林重阳看到很多男人都在村口扯闲话,而进入永清之后,发现他们不是忙着栽树就是忙着灌溉,半大孩子也都四处去捡石头帮大人铺垫村口的路。
还经过一个叫杨家营的村子,这村里出木匠,正热火朝天地忙着做水车。
林重阳一打听,他们说是知县大人让做的,县里和他们一起出钱做,做好之后可以帮县里浇地、排涝,按照一亩地多少钱算。
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一个通病,总体雨量也不算少,河沟里水也满满的,可就是不那么顺心合意。比如说庄稼需要雨的时候,不下,等你收庄稼怕雨的时候,它下个不停。所以就需要适当灌溉、排涝,免得庄家受损失。
这样就水车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反正是老天爷下来的,俺们把水车造好,到时候家家户户把自己家地头的水渠通好喽,俺们水车架上,就能日夜不停地转,除了开始造水车以后也不花多少钱,这是个好买卖。”杨木匠如是说。
林重阳看他们做的水车有好几种,显然是为了适用各种地势。
他没想到米良看起来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居然能将这些贯彻得这样彻底,且这么短的时间就已经见了成效。
当初在路上他和米良聊过很多,他博览群书,且有心收集、阅读的农书自然远超米良,不说别的这时候没有天工开物,米良就少很多见识。
但是米良在农业这一块的确有天赋,林重阳跟他讲的,他竟然都能吸收转化成他自己的东西,然后迅速地结合朝廷政策体现在他的业绩中。
最后林重阳在永清县城西十里的地方见到了米良。
这时候米良正领着百姓们在修路。
按照当地人的说法,这条路原本是永清县对外的主干道,只是年久失修,加上走的人越来越多,这条路就非常难走。只要下雨,就泥泞难行,马车都容易陷进去。等不下雨的时候,那道路已经被大车压翻,车辙足有一尺来深,十分难走。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肯走这条路,要么绕路走,久而久之,很多外地客商居然就不爱去永清县城!
前任知县从来没当回事,米良却觉得不对劲,这条路要是不修好,县城的居民进进出出不方便,外来人也不方便,到时候很可能会让永清县城越来越孤立。
那些南来北方的客商们路过县城而不入,这得是多大的损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