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喜、作(3 / 9)
师徒二人不但不需要林家出钱供养,还用香火钱替庙里买了一些祭田,除了供养庙里以及祭祀事宜,剩下的自然要给林家。
林家也没要,就让那主持把庙好好经营着,还可以周济一些贫困农户,后来不少无家可归的农户投奔而来,靠着林家庙定居,最后形成一个很大的村落叫林家庙子。
林重阳父子俩从拒城河回到林家堡,少不得要应酬前来贺喜的客人。
现在林家子弟读书的也多,除非知府或者知县等有官品的前来,也不需要林重阳亲自招待,比起中解元的时候,他反而轻松得多。每天他只需要去河边流水宴上露露脸,说几句致谢话,之后就可以自由活动。
他也没出去应酬,而是检查林承润和韩兴俩人的功课,这两人都各有特长,可要想考科举中进士怕是不成的,一条道走不到黑--
前阵子他们俩参加了莱州府府试,林承润、陆行之、孙兆华几个过了,韩兴却没过。
他们也想请林重阳帮自己规划一下后面人生道路。
如今林重阳中了状元,科举之路摸了个门清,理解更加透彻,便总结出一套考试制艺心得。要想高中,就要收起自己的特性,把所有的精力也兴趣都扎入到四书五经、作文制艺上去,以此为乐趣方成气候。
如自己这般以学习为乐趣的就很轻松,可这俩人不行。
韩兴一门心思想要习武,学武可以无师自通,读书写文章却有点费劲。林承润虽然没有他偏的那么厉害,也很明显是一个理科优秀文科普通的偏科生。
要在现代他俩的成绩也能不错,毕竟各有特长,步入社会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和热,可现在不成,科举就是他们最不擅长的文科大作文。
林中和也有意给他们把路子调整一下,正好林重阳回来,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来办。
林重阳觉得秀才还是必须要考的,举人不强求,等中了秀才就可以去京城谋求出路。
京城路子多,机会多,只要有特长有门路,就有出头之日。
他并没有否定韩兴的习武从军志愿,免得韩兴心生抗拒,反而大力肯定他的志向。
“兴哥,当初我不是很了解咱们朝廷的兵制,一时脑热说你可以参加武举科。后来我了解了一下,咱们武举科时有时无,而且也没有童生试,都是直接从武举人开始,参加的不是权贵就是世袭的军门,普通人很少有机会参加。不过你也不用灰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