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1.1.1(1 / 8)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 苍蝇之声。东方明矣, 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 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 无庶予子憎。
——《鸡鸣》
长安未央,宣室殿明。白壁丹楹,蓊蔚洇润。
殿中燃着清淡龙涎香, 一下午的时间,皇帝李玉都坐于殿中接待朝臣,批阅奏章。
众人皆知, 皇帝李玉于政事上分外勤勉, 他不好.色不好财,不喜游玩不爱铺张。平时不上朝的时候,李玉整日待在宣室中,并无任何兴趣爱好。比起先前两位皇帝随意难捉摸的性情, 这位天子沉静内敛的程度, 让诸位朝臣感动得近乎落泪。
由是皇帝陛下的一些小毛病便可以忍受。
比如有人奏请选秀,被李玉多次驳回;
有人批评国舅洛氏教女不严,皇后无子,被李玉半斤拨八两地绕了过去;
再比如有人论及信阳长公主的婚事, 言不该如此匆忙决定,男方还是江湖人,身份与殿下不匹配, 也被李玉一声冷笑打断。
到最后,日入西山,已无朝臣再来求见。李玉依然坐于宣室,冷静地看着自己铺在长案上的一张大幅地域绢图。此图绘有大魏国土,李玉在其上点点画画。若有人来看,便能看出皇帝圈了又圈的地方,乃是洛阳。
洛阳地处关外,西靠潼关。不破潼关不入关,可见洛阳地位之重要。而近几年,因无战乱,洛阳地理位置突出,经济颇为发达,已超越长安,被人誉为“东京”“小长安”。而与此相反,长安的地理优势减弱,凉国、夏国都离长安过近,经济往来频繁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战祸。掌权者坐镇长安,早已渐渐丧失前朝的优势。
李玉目光盯着洛阳,他考虑迁都之事,已经不是一两年。然长安自前朝时便是中原的京都所在,他想要迁都,把一国的中心彻底转去洛阳,也必要做些充分准备,否则难以说服朝中诸臣。为了迁都这事,李玉筹谋数年,甚至放下了别的一些事,一心一意为此准备。
尤其是此次,得知妹妹在路途上几次三番遇到凉国贼子,更让李玉坚定了迁都之心。
他手扣着案头,闭上眼沉思:他该如何不动声色地把迁都这件事做完,朝臣反应过来后已经无法挽回呢……
“陛下,雁将军快马加鞭送来的书信。”殿外黄门毕恭毕敬地躬身请示。
李玉眸子睁开,冷冽的眸心漾起一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