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1(3 / 8)
递了茶过去,脸微红:“乔女是吧?你、你喝茶。”
好端端的一桩吃醋风波,硬生生转个弯,改成了礼仪补习。
女先生轻笑,看一眼这位窘迫无比的郎君,就猜出郎君心中所想:“我师父当年教杨三娘子作画,我跟着一同学过。倒不是我教杨三娘子作画。不过我天赋不好,没有被师父正式收为弟子,这些年不过是四处颠簸而已。”
郁明态度友好:“原来如此!”
他谈性大起,与此女和谐交流。女先生心中诧异驸马如此亲民,对自己这么好,长公主会不高兴吗?她担忧地悄悄瞥一眼另一边的公主,公主一直端着茶盏看他们聊天,安静倾听,没有制止的意思。女先生心中微动,觉公主与驸马对自己十分尊重,并没有把自己当下等人看。她一直疑心这是错觉,高高在上的公主和驸马,怎会平视自己呢?
然这种错觉,一直到明珠进屋来通知李皎说马车已备好、女先生可以走了,都持续着。女先生在侍女的陪伴下出屋出府,她走上长廊,穿上水榭,她不断地回头看,看到浓夜深处,灯火幢幢,两位贵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
女先生讷讷:“殿下人真好……”
明珠瞥她一眼,微笑:“我们殿下爱民如子,当然对你好了。”
府上私兵等在府门后,护送女先生与她手中的画去廷尉那里。屋中李皎的心事放下一半,想只要女先生不出事,拿下杨婴,那杨家案子就结了一半了。她从杨婴身上想到博成君,思及博成君昏迷前似有话想说,她想到这里就难以放心,转身准备出门。临走前,李皎跟郁明报备一声:“我去看博成君醒了没。”
郁明站在她身后,幽幽道:“你可真是关爱他啊……”
李皎脚步一顿,回过身,深吸口气:“夫君,来,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朋友受了重伤,昏迷不醒,你执意守着男女之防而不救,这是不义!便是孟子所说的‘男女授受不亲’,那也有下半句。你断文断的这么烂,是没有好好读书吧?不孝!还有……”
郁明无语地看着李皎。
李皎引文无数,侃侃而谈,她不急不缓,为说服他。郁明几次想开口,都插不上话。他大多精力都放在习武上,他看书光求个认字就行了,他哪里需要如李皎读书读得这么通透?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郁明想插话,却跟不上李皎的思路。她都从古论到今了,郁明还在绞尽脑汁地猜她上文引用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听起来熟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