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1(4 / 8)
微凛。
李皎悄然瞥一眼兄长漠然的面孔:兄长勤政,是大魏的共识。大魏三朝皇帝,没有任何一任皇帝如李玉这般,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政事了。李玉没有爱好,没有朋友,大约也没有爱人,他人生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宣室殿坐着,批奏折,见臣子。
以至于到了后半夜,朝臣来宫门前求见陛下。他们发现陛下根本没有疲累困顿样,陛下不可能专门等候他们,只能说陛下大约是到了这个时辰,仍没有就寝。人在宣室殿,依然与奏折共生。
臣子们真心实意地劝了一番陛下不必这么拼命:大魏难得遇到这么一个严肃认真不胡闹的皇帝,不像前两代皇帝总时不时给他们一顿鸡飞狗跳般的惊吓。他们无比爱戴这位陛下!希望这位陛下长命百岁,一直做他们的主君!
之后才谈起杨家的事。
廷尉将一桩桩证据摆出来,把公主府上送去的那位女先生带上殿。廷尉基本说清了杨三娘与凉国不清不楚的关系后,李皎出面,将博成君在自己府上的事情说出。众臣哗然,长公主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会不会一切是杨家大郎的布局?杨家眼看被朝廷查,杨大郎推出了杨婴顶罪。
执金吾再汇报。今晚杨大郎出逃的事,也放到了明面上。
众臣各执一词,争吵又交流。李玉一言不发,看在李皎的引导下,他们意见慢慢整合:先封锁大魏所有关口,擒拿杨大郎回京问罪!
李玉:“爱卿们谁愿往?”
诸臣再次一番热烈讨论。
李皎跽坐于只比陛下低一头的方榻上,在听到李玉不冷不热的问话后,她心中有念头窜起。但在那念头涌起时,纠结踟蹰又覆上。她想到善始善终,这些臣子中,谁最先负责杨家的事情,谁最先清楚杨大郎的阴谋,谁就是那个最合适出京追人的人。但廷尉与执金吾都是被她引导着去查杨氏的,真要论对杨家事知根知底,他们还不如自己府上的侍女明珠。但明珠一个女郎,又只坐在幕后,没有正面和杨大郎打过交道,是不方便出京协助朝廷追人的。
那么,最合适的那个人,其实是郁明。
然而……郁明是她夫君,不是她下属。
她既不能强迫他,又并舍不得他离开。这次与上次长安追捕不一样,上次只要洗清冤屈,郁明随时能回来公主府。而这次,郁明要是去凉国的事,时日多久无法估计,路途会遇到什么意外无法衡量。她又怀有身孕,又初初开始依赖自己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