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姜豉(3 / 7)
才骄慢,待人一向有礼。黄瓢子忙赔起笑迎了上去,躬身点头问候。
史小雅见是他,有些惊异:“黄老哥,有事么?”
“过节没来拜问史大伯,今天得闲,来请个安。”
“黄老哥多礼了,不过,我爹出门访友去了。等爹回来,我一定转告厚意……”史小雅翻身下驴,似乎不愿多言,牵着就要进院。
黄瓢子见他神色恍惚,不似常日,心里一动,遇事的莫非是他?他忙凑上前半步,却不知该如何开口,想起浑家阿菊说过,与人攀话和蒸饭一般,最怕断了火、冷了汤,不管顺不顺理,眼里瞅见啥,拎起便说,万莫梗在那里。他眼睛急扫,一眼瞅见史小雅肩头沾着片柳叶,忙开口说:“柳叶!”
史小雅听见,回过头有些纳闷。黄瓢子忙补了句:“小官人,您肩膀上沾了片柳叶。”史小雅扭脸瞅见,伸手挥掉那片柳叶,道了声谢,随即转头唤门,一眼都再不瞧黄瓢子。这火仍断了。
黄瓢子又急急在史小雅身上扫寻,却再寻不见啥可说的话头。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仍是老江。
“老江,我爹回来没有?”
“没……”
史小雅不再言语,将驴绳丢给老江,随后快步走了进去。黄瓢子见老江没接住驴绳,忙上前弯腰抓起来递给老江,老江接过去只随口说了声谢,把驴子扯了进去,随手又关上了院门。
黄瓢子立在那里,空张着嘴,一个字都未来得及说。
于仙笛又来到便桥沿河一带。
典如琢那晚进那家酒肆前,一定是遇见了某人,生了些事,否则不会失魂落魄独自去吃酒,那个人应该正是令他寻短见的缘由。只是,酒肆还好挨家打问,若是在途中遇见的那人,又是暮色昏黑中,便无从查寻了。
他站在河边街头,有些灰心。可一想到妹妹燕燕,又不忍退缩了。人活于世,大多只为一点心念。贫者念富,病者念愈,父母念儿女安顺,妻子念丈夫一心一意……若这心念被硬生生斩断,性命之根便也随之摧折。何况燕燕连这心念断自何处都不清楚。她生性又坚执,凡事都要明明彻彻。于她而言,悬念比断念更加苦楚难熬,除非解开这心结,否则永难安宁。
想到“念”,于仙笛深叹了口气。念字是今日之心,可人心何曾有片刻停驻于今日?它由过往之念缠缚到今,又绵延至将来。如同绕丝成茧,纠搅不绝。若将这丝抽尽,人心恐怕一无所剩。正如佛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