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寒风新雪,中官传旨(3 / 5)
苏瑜李纲和梁师成王黼,连同辛兴宗刘光世等一干政要,都出城来迎接圣旨,而苏牧作为侍卫司都虞侯,敢炽军的节制,平叛军的统制,自然也要出面。
一行人在寒风新雪之中等待,直到午后,才遥遥里见得传旨的仪仗队伍,中途返回歇息的梁师成也连忙赶了出来。
不出意外,今次传旨的正是官家赵劼的心腹大太监,王守恩。
见得传旨的是王守恩,王黼一颗心终于落了实地,别人或许不清楚,王守恩可是他王黼安插在宫中的棋子,赵劼既然派了王守恩过来,那就明今次他王黼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
大焱朝入宫的宦官一般都会改名字,似王守恩、王沐恩、王继恩、王念恩这样的重名数不胜数,太祖太宗朝的大太监王继恩便堪称十全大太监,无论内政还是军功都堪称巅峰,甚至于太宗能够登上帝位,都多得这位大太监在幕后推波助澜,几乎比童贯还要更加将太监这个职业做到了极致。
王守恩的本名已经不可考,但他入宫之后之所以改名王守恩,却并非因为宫中常例,他名为守恩,守的却不是赵劼的恩,而是王黼的恩,姓王也不是因为赵劼,而是王黼的王!
所以见得王守恩北上传旨,王黼直以为这是官家赵劼给他吃下的一颗定心丸,整个人都精神大振,脑袋也都高高昂了起来,不动声色就从后排往前挪,站到了梁师成的后头。
然而让他失望的是,王守恩并没有给他隐秘的眼色之类的暗示,只是“铁面无私”地走完程序,而后进入大名府安顿,洗去风尘,沐浴斋戒,这才择日宣旨。
许是情势紧急,王守恩也不敢摆架子,意思意思走了一下形势,第二日就开始宣旨。
王黼是彻夜难眠,激动地一宿没睡,满以为第二日就能够咸鱼翻身,再度逢凶化吉。
然而事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圣旨的第一件,就是削夺王黼一切官职和差事,押解回京,交由有司审理!
圣旨才刚念了个开头,王黼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浑浑噩噩之中,便听得王守恩继续宣旨。
苏瑜与李纲赈灾有功,守卫帝国北京,振奋人心,实乃文臣之楷模,特擢苏瑜为太中大夫、河北东路转运使;李纲迁天章阁直学士,直接就拥有了储相的资本!
辛兴宗和刘光世平叛有功,加为忠武将军和壮武将军,权知平叛军的总管部署,留守大名府,等待下一步差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