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主之刃(2 / 5)
而派出这些武林高手充当刺客,无论在别人看来多么的不切实际,都是一种尝试,起码表明了朝廷的态度,国难当头,只要有志的匹夫,都可以加入进来,保家卫国。
对于周侗而言,这是他苦苦争取和苦苦等待,一次次失望却从未绝望的理想,如今终于实现,他却需要受到苏牧的节制,任谁都有些难以接受。
但周侗不是赵劼,他的一辈子都在等待这个机会,他更清楚苏牧的为人,所以名义上归苏牧节制,不过是为了让赵劼和文官集团们放心罢了。
即便孙金台没有明,周侗也相信,既然给了他这样的机会,那么他便能够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虽然孙金台抛出了这么翠绿的橄榄枝,但终究是公事,周侗素来公私分明,不可能会因为这个事情而对孙金台有所缓和,更不会因此就给好脸色,否则他就不是周侗。
见得师弟这般,孙金台也是无奈苦笑,三人又聊了一些细节,这才离开御拳馆,周侗送走了孙金台和苏牧之后,只是在厅堂坐了很久很久,而后突然站起来,紧紧握了握拳。
从御拳馆出来之后,孙金台便将苏牧带到了大相国寺这边来。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佛门的大和尚们总能够高枕无忧,实在让人有些费解。
即便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的灭佛运动,便是后周世宗柴荣都曾经将全国各处的佛像和铜钟都融掉,化为千万铜钱,用以征战天下。
如果仅仅只是因为佛门的信仰,那是不太可信的,毕竟本土出生的道教,更加符合古代汉人的哲学需求。
那么这些佛门大和尚到底靠什么得以延续下来?
这么吧,在大焱,有三种人不用纳税,不用服役,不用缴纳杂七杂八的摊派。
一种是文人,一种是官员,而另一种就是僧人。
僧人非但不需要缴纳赋税,还拥有自己的田产,能够雇佣佃户来耕种土地,能够出租寺庙附近的商铺,以供商人们牟利,而寺庙的人流量很大,对于商人而言,绝对是极好的地段。
这也是为何大相国寺能够成为汴京城中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的原因所在了。
孙金台将苏牧带到大相国寺之后,也没有太多停留,显然对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并不感兴趣。
他将苏牧带进了大相国寺宝殿后面的塔林,而后继续前行,来到了后山。
后山下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