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这个胖子不简单(3 / 5)
联系。紧急之时,可为臂助。事逢万一,不妨明确告诫谭重元,若是胆敢动你一根汗毛,我必诛尽他谭氏十族!”
秦如炬愕然道:“杨帅,诛九族倒是听说过……何谓十族?”
杨致森然道:“门生故交,往来密切的熟人也算!”
“多谢杨大哥照拂,我记下了。”秦长风郑重一揖,尔后问道:“杨大哥认为,我们此番回去,该当如何回禀谭重元?”
杨致晒笑道:“我向皇帝奏陈此事。只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其实你我都心中有数,皇帝定会答应。”
“如今之所谓议和。并非双方半斤八两的相互妥协,而是南楚花钱买平安。或者说是花钱买时间。毋庸讳言,我的态度如何,无论是对战争的进程还是和谈的条件,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问上门来的竹杠,岂有不大敲特敲之理?经商劳神费力要本钱,打劫兴师动众有风险,哪儿比得上送货上门那么省心省事?
秦长风恍然点头道:“我明白了。”
长安与孝感相距近两千里,明发的圣旨不比加急军报,直到过了整整一个月。宫中的传旨内侍才姗姗抵达征楚大将军行辕。
对于南楚来说,夏帝这个做法极为无耻。
人家为求谨慎,只是小心翼翼的找了个民间人士试着表达了“和平诚意”,可你倒好,一转身就将楚帝与权相谭重元卖了个干净。在两国官方代表正式签署和约之前,至少在谈判期间,理应秘而不宣。如今双方官吏尚未接触,却已是普天之下路人皆知!身为一国之君,哪儿有这么不讲究的?
赵启不只是毫不掩饰的狠扇了楚帝与谭重元一记响亮的耳光。还将他们推到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任何一国的朝堂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尽管楚帝庸碌无能,权臣当道,并不等于南楚就缺乏有气节、有责任感的文臣和主战派的军方将领。尽管人心思定。并不等于数以千万计的小民百姓不会将朝廷的乞和苟安视为耻辱。楚帝与谭重元不仅要面对朝堂之上的激烈争吵,还要承受巨大的民间舆论压力。尽管只要议和,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也不是压不住、挺不过去,但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公诸于众。致使他们不得不提前接受煎熬。
这是一场用心歹毒的心理战,两国能否达成和议。赵启显然不怎么在乎。话我是已经放出来了,谈不谈随便你,不愿谈就拉倒,愿意谈就去找杨致。
但凡强势皇帝在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